导读: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所谓成功,无非就是建立一个“利”的基点,并促使人和金钱围绕这个“基点”努力的结果。俗话说谈感情伤钱,谈钱伤感情。是“先利后义”还是“先”?如何摆正自己的位置在两者之间获得平衡?


勿问真与诈也,只论其势可耳!

建安八年,袁谭被袁尚打败,困守平原,走投无路之际,派辛毗为使者,向世仇曹操请降。仇家来投奔,曹操心存顾虑,就此事在曹操和辛毗之间有一段脍炙人口的外交说辞。

曹操:“不知袁谭之降诚意如何?” 

辛毗:“非真。”

曹操:“如此说乃是假意?”

辛毗:“非假。"

曹操:……

辛毗:“ 明公勿问真与假,只论其势可也!"

作为使者,辛毗对曹操晓之以利。一、分析了袁氏内争所造成的危机与后果;其二、当前攻打邺城必胜的条件;其三、讨伐荆州的不利因素。最后结论最为精彩:“河北既平,则霸业成矣”。曹操久闻阳翟名士辛毗之名,乘机将辛毗留在自己帐下。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史记·货殖列传》。趋利避害乃人之本性。纵观古今,普天之下,芸芸众生为了各自的利益而奔波

整个人类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价值观系统“利”并非只有狭义的金钱。人们常说的“有利”、“有益”,说这话是以是否符合自己“价值预期”为标准的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有时候只谈论“利益”仿佛过于世态炎凉,但是懂得如何发挥“利”的作用,做事做人更容易皆大欢喜,无疑能大大促成个人的成功。

先说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传说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在镇江金山寺,他问当时的高僧:“长江中船只来来往往,这么繁华,一天到底要过多少条船啊?”高僧回答:“只有两条船”。乾隆问:“怎么会只有两条船呢?”高僧说:“一条为名,一条为利,整个长江之中来往的无非就是这两条船。”


尼尔斯·吕贝里·芬森

第二个故事:丹麦着名医学家、诺贝尔得主芬森(Niels Ryberg Finsen),他晚年想培养一个接班人,在众多候选者中,芬森选中了一个叫哈里的年轻医生。但芬森担心这个年轻人不能在十分枯燥的医学研究中坚守。芬森的助理乔治提出建议:让芬森的一个朋友假意出高薪聘请哈里,看他会不会动心。然而,芬森却拒绝了乔治的建议。

他说:“不要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俯瞰别人,也永远别去考验人性。哈里出身于贫民窟,怎么会不对金钱有所渴望。如果我们一定要设置难题考验他,一方面要给他一个轻松的高薪工作,另一方面希望他选择拒绝,这就要求他必须是一个圣人……”最终,哈里成了芬森的弟子。

若干年后,哈里成为丹麦医学家,当他听说了芬森当年拒绝考验自己人性的事,老泪纵横地说:“假如当年恩师用巨大的利益做诱饵,来评估我的人格,我肯定会掉进那个陷阱。因为当时我母亲患病在床需要医治,而我的弟妹们也等着我供他们上学,如果那样,我就没有现在的成就了……


求名心切必作伪,求利心重必趋邪

“名”和“利”是人生中最难看透的两个字。举天下一毫之事,非金钱无以行之。有道是,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有钱道真语,无钱语不真。

“名利”本身是中性词,与道德无关。谈及名利总是显得俗气,不要轻言“淡泊名利”。能稍微认识“名利”之道,对人生也大有裨益。

对待名利的态度可以模糊地分为重名轻利、重利轻名、淡泊名利。不过名和利,是从来都没有绝对界线的。

一、重名轻利

据说1986年有人举报王石贪污,数额大约是20万。纪检部门找王石调查,王石忍不住拍案而起:“我王石只值20万吗!会为了20万出卖自己吗?”

后来曾任《中国经营报》总编辑的刘青专访王石时,忍不住问了一句:“你看来是很爱名的啊。” 王石毫不迟疑地说:“我当然爱名,我不爱名我爱什么呢?” 刘青忍不住感慨,这可是我十几年来采访上百个成名企业家之中,第一个承认自己爱名的。

二、重利轻名

当今社会,仿佛不管什么方式只要让自己“火”一把,钱就到手了。自然就有了“宁愿在宝马上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的马诺,“浴室征婚”的干露露等等一系列的“新事物”涌现。

很多人博出名,醉翁之意不在“名”,因为“名”可以兑换成钱。“英雄不问出处”,管你是郭美美还是苍井空,出名了同样有各种各样的商业演出、商业代言。

三、淡泊名利

自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诗仙李白,他从不掩饰自己在政治上的野心。据说,李白就很懂“淡泊”的学问。他不屑于科举考试,遍游名山大川,四处结交,还玩起“隐居”的快捷方式,终于把自己成功地推销给皇帝。

如果能真正做到看透名利,做到“淡泊名利”反而容易名利双收。就像以“热心市民周先生”著称的周润发,不仅为人朴实善良,出行时也穿着朴素,精神抖擞。据说,周润发身价值不菲,但发哥却不执着于名牌奢饰品,拖鞋运动鞋都选择好用便宜的,甚至发哥还曾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会将财产都捐出去,令人十分敬畏。

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越想远离“名利”它反而会靠你越近。能淡泊名利,名利却趋之若鹜。但俗世红尘中如果没经历过大风大浪、大起大落,又有几人能看破名利呢?圣人毕竟还是稀少的。

何况小编这样的普通人,都从未试过拥有,何来“淡泊”“淡泊”是不成立的。根本没什么东西可以让自己淡泊。


也许彻底穷一次,会更明白金钱有多重要

虽然从不提倡贫穷,但在当今物质发达的年代,“精神”反而显得更稀缺,我们经常听到有人嚷嚷压力大、心累……

一个现象很有趣,如果从小就在“富裕家庭”长大的人,往往理所当然觉得自己的一切都是通过努力而获得的。而出生贫困的人,更清楚一个好的家庭环境有多么可贵。当然,这并不是绝对

人们经常批判,说很多穷人好吃懒做。其实不是不愿努力,更多的是无奈。贫穷限制了想象力,环境制约了发展。如果角色调换一下,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

“人穷志短”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小编从小在深山里长大,家境贫寒,靠妹妹辍学打工才勉强维持毕业。刚毕业的时候缺少经验又求财心切,想做小买卖,很快钱亏光了。大年除夕夜,一个人在外地兜里剩3块钱,连回家过年的路费都没有。城市的街道空荡荡的,只有零星的几家小吃店营业,但3块钱连快餐都难吃上一餐。落魄地想着家人,那种打破五味瓶的滋味还真不是语言能形容的


所谓成功,无非就是自己先建立起一个“利”的基点,促使人和金钱围绕这个“基点”而去努力的结果。这一切皆出于“趋利避害”本性的驱动。

“客观”地认识自己,可以说是世界上最难的事情。虽然眼睛长在自己头上,却只能往外看,我们只有通过周围的“利益”关系,反过来认识自己。如果对“名利”理解得更清晰,不但能够更“客观”地认识自我,对事情也会看得更透彻,把握更准确。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小到构成人体的细胞,都“懂得”趋利避害。下图中白细胞在追杀一个细菌(一大坨在动的是白细胞,跑在前面的小黑点是细菌)。细菌玩命地逃跑,因为“害怕”被白细胞灭掉。白细胞玩命地追,因为要拼命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系统不受破坏。

如果看不清这场追逐游戏,小编再搞个更形象的图来比喻,如下图:

从社会宏观角度来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各种各样的价值预期决定的。“同什么人都可以打交道,在打交道的过程中趋利避害。”——邓小平。

人生的不同阶段“利”表现为不同的需求。有人可能会觉得自己的很多行为并不是出于“利益”目的。比如,讲义气,知心好友叫出来聚聚,虽然很累了也愿意去,又或者愿意耐心的听闺蜜倒一整晚苦水…… 

如果仔细思考,就会发现所有这些行为在潜意识角度考虑只有两个原因:一、不希望失去这些关系,换句话说,潜意识认为需要这些关系;二、感觉这样做自己得到快乐或某种满足。这二者本身就是自己的“价值预期”,本质上就是“利”。

还有些事情,我们会觉得是自己的兴趣,而不是“利益”,但是从兴趣中获得的感受也是一种“价值”的体现。

人的行为受到自己对长、中、短、以及当前的价值预期驱动。如果能够客观、清晰地理解这此源动力,不但能让职业、事业、家庭关系更出色,也会带来更多“运气”。

小编举个例子,比如有时候我们谈项目合作或者处理工作问题,又或者夫妻双方谈论事情,经常谈来谈去,磨来磨去,就是很难取得实质进展。其实最关键的问题出在双方的价值预期不吻合,或者说有冲突。更深入一层的本质是什么呢?归结为一个字就是“利”

“利”的表象,表现为立场、利益、观念等等。我们经常说要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要站在对方的价值预期上考虑问题”。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这样做能让自己处理问题更有效,所以对自己更有“利”。通俗一些称为“共盈”。

再举个例子,比如刚毕业的时候,也许你踌躇满志,进入梦寐以求的企业。但是若干年之后,才发现处境高不成低不就,上头受气,下头没地方出气,想逃离,却又担心筹码不够通俗点说“感觉身体被掏空”却看不到想要的未来。当初的梦想消磨殆尽,只能自我安慰,学会默默接受。

深入的思考就会发现,这本质上是因为个人的“价值预期”与系统(企业)的“价值预期”无法平衡造成的。即“利”出现了某些程度“冲突”

所以要了解这个“利”的运行特性,并加以“运用”人生才能找到准确的突破方向。如果仅仅是一味的盲目的自我提升,各种圈子里应酬、混关系,年复一年,对于自我的实现起不到太实质的成效。

专注于一技之长,有在某个方面研究得比大部分人更深入,就能真正建立起有竞争力的“有效技能”,这个就是有效的基点这个基点将是一个重要纽带,通过它可以交到相关专业的朋友,有共同语言,促成进一步的提升。

专注坚持学习和锻炼一项技能,内心就有了方向,精力就有了去处。伴随着成长的喜悦、内在的自信得以建立。激情和干劲大增,精神面貌迥然不同。随之而来的是“运气”和“关系”不请自来。这是有效自我突破的正确打开方式。

如果忽视了个人“利”的基点的建立,达不到与周围资源相匹配的高度,是难以带动资源的有效运转的。长此以往,自我价值预期与现实就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差距,造成了表面、或潜意识的无奈感。一旦习惯了,人生很容易陷入可怕的循环模式

想建立起“利”的基点,那么永远不晚,任何时候开始都是最好的时间。有时候真的需要迫自己一把。但要真正练就一技之长,绝对不是口号式的激情,而是在于平淡似水般的坚持。

为什么说平淡如水搬的坚持,比总盯着结果更重要呢?因为正常人更加愿意相信“只看结果,不在乎过程”。羡慕别人“名利”的光环时候,甚至从来没人关心过他们是如何做到的——“你只关心我飞得高不高,从不关心我飞得累不累”

如果相信所谓的“只看结果”,那么你一定是被欺骗了!别人埋头在过程,而你只看结果,这是很危险的。再来看看这些成功者背后的故事吧。

马云高考落榜时充满了挫败感,之后他跟表弟到一家酒店应聘服务生,结果表弟被录用,自己惨遭拒绝,老板给出的理由竟是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之后马云做过搬运工人,蹬过三轮送书。1984年他不顾家人的极力反对第三次参加高考,但总分离本科线还差5分。由于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部分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外语本科专业。再之后的教书生涯中,马云应聘了许多其它工作,但没有人要。后来又4次连续创业失败,抱头痛哭

马化腾回忆艰苦创业:“那时候要做到3万用户量,于是去学校一个个拉用户。凑到3万人可能要两年后,公司就死掉了。所以自己就去网上推广,最后用户量上来了,但还是没人聊天,我自己要陪聊,有时候还要换个头像,假扮女孩子。”小编都不知道当时自己有没有中招。

潘石屹变卖全部家当,连睡觉用的棉被也一并卖掉了。毅然辞职南下深圳。到达南头关时身上只剩下80多块钱,这便是多年后外界描述的潘石屹的“创业资本”。

王健林行业的早年,疲于应付官司:“最早因为不懂,造一座楼,把底层商铺全部卖掉。在初期的三年中,买了商铺的人经营不好,就来告我们。我前三年当了222回被告,虽然只输了两场官司,还是让整个公司疲于应付。成天在打官司,哪还有精力经营客户就是这样,他的出租回报率没拿到理想中的10%、20%就来告我

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就算再平凡的人,专注和坚持了也会有回报的。怕就怕问题只看结果,又不想做好过程。这叫做“本末倒置”。

上图是小编老爸,现在七十多岁了,深山里的老农民,连普通话都不懂。前几年为了方便联系,小编决定教他学打字,于是将声母韵母抄下来教他背,一个星期时间他背下来了。又过一星期他学会了用键盘拼音打字。这件事让我震惊

这两年老爸年纪更大了,手也经常颤抖。小编就建议他每天坚持半个小时抄《心经》。只管抄,什么也不用想(我不是说因为抄这个就能求到什么,该病该痛一样会有的)。春去冬来,老爸到现在已经抄了过千遍,这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这两件事令小编时常感觉惭愧,自责我开始意识到,如果能一直坚持专注做好一件事,人生哪会有这么多埋怨和不如意呢?如果明白这些道理,花三年、五年坚持专注建立起个人“利”的基点,又有何难?

很多时候困惑就来自于“本末倒置”的行事方式。就像很多朋友下决心参与“学英语”、“N天养成习惯”之类的活动。其实多数是在自欺欺人。

我们诸多行为和决策,是接受潜意识层面控制的,理性思维所能左右的力度十分有限。即使道理自己都知道,不过总是坚持不了。最简单直接的方法就是,用心做好眼前的事情。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理解了这个社会关系的本质,就会明白所谓成功,无非就是“利”的往来。自己建立起一个“利”的基点,促使人和金钱围绕这个“基点”而去努力的结果。或许我们更应该从简单的事情踏实地开始,通过坚持总会建立起自己“利”的基点,步入良性循环,有效突破自我。



“名利”的更高境界——慈悲

你能帮助的人越多,你就越成功。最大的利他就是利己(真正的利他不等于“好好先生”。慈悲角度的利他,在于你是否真的能“利”于他人,而不觉得自己有多牛)如果能从心而发,严于律己,真诚而无私地帮助他人,这样就接近了慈悲了。

慈悲是一种非常巨大的力量,小编的水平有限,无法谈论更多关于慈悲的哲理。



结语

只要正确地理解“名”与“利”,就能把握到纷扰现象背后的本质,就能看见更远的方向。正确行之,“名利”自来。如果只盯着结果,那么适得其反。

人可以不“成功”,但不能遗憾当初,更不能辜负每个早晨的醒来如果还有梦想,尽情追逐吧。就这样!

人生本来就是一段浮沉起落的风景。哪怕暂时没有“钱”和“利”,这不正好是静下心来开始缔造“基点”的大好时机吗?

“名利”就像《泡沫》。“如果能够看破,有什么难过。再美的花朵,盛开过就凋落,再亮眼的星,一闪过就坠落……全都是泡沫,只一刹的花火,你所有承诺,全部都太脆弱,而你的轮廓,怪我没有看破,才如此难过”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