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期货交易中最危险的错觉,就是认为自己比市场更”强大”。

期货市场专杀”强者思维”:重仓者爆仓于一次黑天鹅,固执者破产于一场逼空,急躁者被手续费蚕食殆尽……

站在现代视角解读西晋名臣杜预所著的《守弱学》,发现它为我们提供的是一套截然不同的生存框架。

“柔弱胜刚强”的东方哲学,与交易市场中”弱者思维”的生存法则高度契合。这本书虽鲜为人知,但其思想内核与索罗斯”反身性理论”、利弗莫尔”关键点理论”存在惊人的跨时空呼应。

它用38句箴言解释了一个残酷真相:在零和博弈中,活下来的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懂得以弱制强的。

推荐每个交易者都可以去研读这本”无名奇书”!

1

敬强:敬畏市场,方得长久

《守弱学·敬强篇》言:“强者为尊,不敬则殃;生之大道,乃自知也。”

“强者”,就是期货市场本身——它是多空力量的总和、是无数交易者情绪的共振,其复杂与无常,远超任何交易员的预判。不敬畏市场的人,终将被市场反噬:有人凭几次重仓盈利便自诩“操盘高手”,无视趋势反转信号硬扛仓位;有人迷信“技术万能”,在政策突变、黑天鹅事件中死守指标,最终爆仓离场。

“君子不惧死,而畏无礼。小人可欺天,而避实祸。非敬,爱己矣。”,敬强不是认输,而是认清边界。真正的交易者会明白:市场永远是“强者”,个人的判断必须臣服于市场走势,而不是自欺欺人,打着以“敬强”的名义行着“爱己”的幌子。

《守弱学》中,“智不代力,贤者不显其智。弱须待时,明者毋掩其弱。”更是阐明了这个道理,期货交易者决不能因炫耀自己的成绩而变得傲慢无知,亦不能因频繁止损而变得情绪不稳,要做到直面自己的本心,从心底敬畏市场,如此才能在市场中长久生存下去。

有智慧的交者,敬畏市场,方得长久。

2

保愚:方法笨拙,不失稳妥

“智以智取,智不及则乖;愚以愚胜,愚有余则逮。”

总有人迷恋“捷径”:追热点、抄小道消息、用复杂的指标组合预测点位,又屡屡在“聪明反被聪明误”中亏损。反观那些能在市场中存活多年的交易者,往往用着“笨办法”:比如严格遵循“止损不犹豫,止盈不贪婪”的铁律,比如坚持“轻仓、顺势、止损”的六字真言等等。

期货交易的“愚”,不是真的笨拙,而是拒绝侥幸。“智或难为,愚则克之,得无人者皆愚乎?”

捷径需要精准的时机与完美的执行,一旦某个环节出错,便是满盘皆输;而“笨办法”虽慢,却胜在容错率高,就像用固定比例止损,或许会错过偶尔的暴利,但能避开致命的风险。

交易的终极目标不是“赢一次”,而是“一直赢”,“愚有余则逮”的智慧,正在于此。

3

安贫:低谷之时,沉得住气

《守弱学·安贫篇》中:“贫无所依,不争惟大;困有心贼,抑之无恙。”

期货交易中的“贫”与“困”,是账户回撤时的焦虑,是连续亏损后的迷茫。此时最忌讳的,是为了“翻本”而乱了阵脚:重仓扛单、频繁操作、追涨杀跌,结果越陷越深。

王阳明说“破心中贼难”,期货交易的“心中贼”,就是低谷时的急躁与贪婪。真正的“安贫”,应该是在账户缩水时守住心态:不怨行情不公,不怪运气不佳,而是停下来复盘,到底是策略出了问题?还是执行走了样?

交易之路从不是一帆风顺,低谷时的“守弱”,是为了保存实力。沉住气修炼内功,稳住手不乱操作,等到趋势明朗再重新出发,这才是盈利的底气。

4

抑尊:志得意满,不逾规矩

“弱不称尊,称必害;强勿逾礼,逾则寇。”期货市场中,“强者”的傲慢往往比“弱者”的鲁莽更致命。

有人因连续盈利而飘飘然:突破自己定下的仓位上限、无视止损纪律、甚至加杠杆“赌一把大的”,结果一次回调就打回原形。“至善无迹,然惠存也。至尊无威,然心慑耳”,真正的交易高手,盈利时更懂得“抑尊”。

连续赚钱时,他们反而会收紧仓位,既能锁定已有收益,也为可能的行情变动预留缓冲空间,避免盈利回吐;趋势延续时,更要去警惕反转信号,趋势的惯性会让人产生依赖,但任何趋势都有终结。

市场没有永恒的强者,守住这些敬畏风险的规矩,盈利才能持续沉淀。

5

守卑:认清自己,静待机会

“人卑莫僭,羸马勿驰;草木同衰,威存其荣。”

地位卑微的人不要随便冒进,瘦弱的马不要拼命奔跑。草木同时衰败,但都有茂盛的时候。

当账户资金不足、对行情判断模糊时,最忌讳的是“打肿脸充胖子”,明明看不懂行情,却硬要进场“试错”;明明仓位已经过重,却还想“再加一点”。这就像瘦弱的马非要狂奔,最终只会累垮自己。

“守卑”不是认命,而是蓄力。就像草木在寒冬凋零,看似枯萎,实则根系在土壤中积蓄能量,待春天一到便重新繁茂。期货交易中,“低位”是暂时的:资金少就从小仓位练起,看不懂行情就耐心等待,能力不足就专注学习。不硬扛、不折腾,保存好“翻身的资本”,等到认知提升、时机成熟,自然能抓住机会崛起。

“毋失者乃节,恃之者必成矣。”,《守弱学》中这一句,更是给了交易者们莫大的信心:不能失去的是气节,有坚强的信念一定会有所成就。

有智慧的交易者一定有自己始终如一的坚持,这种坚持就是他们在市场中存活到最后的最实用的品质!

6

示缺:直面短板,方能破局

《守弱学》提到,“天非尽善,人无尽美。”天地都并非尽善尽美,人自然也不会完美无缺。在期货交易的领域里,这一观点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许多交易者总是试图掩盖自己的不足,在面对交易亏损时,将原因归咎于市场的不规范、消息的不准确,却不愿正视自身交易体系的漏洞、心态把控的欠缺。

真正有智慧的交易者,懂得“示缺”。他们明白,只有先坦诚地面对自己的弱点,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弥补。比如,有的交易者意识到自己对行情的预判过于主观,缺乏对市场客观数据的深度分析,于是主动去学习量化交易的方法,用数据模型来辅助决策,逐渐纠正这一弱点。

在期货交易中,“示缺”并非是自我贬低,而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提升策略。它能让交易者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及时发现自身问题,不断优化交易策略,从而实现从弱到强的转变。

7

忍辱:承受挫折,砥砺前行

“至辱非辱,乃自害也。至忍非忍,乃自谅也。君子不怨人、怨天也。小人不畏君子,畏罚也。”

在期货交易中,连续的亏损、被市场打脸的情况,就如同“辱”。但真正的交易者明白,因亏损而自乱阵脚,冲动之下改变原本正确的交易策略,才是真正的“自害”。

《守弱学》中“强而无仁,天辱之。弱而不振,人辱之。辱不灭人,灭于纵怒。”更是讲明了这一道理:真正的“忍”,不是单纯忍受亏损,而是自我谅解,反思交易中的问题。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是成熟交易者的表现。

那些盲目自信、不遵守交易规则的“强者”,最终会被市场教训;而弱者若不振作,一亏损就放弃,也只会被人轻视。

愤怒会冲昏头脑,让人做出错误决策,而智者往往能承受住一时的亏损“大辱”,通过忍耐度过艰难时期,让危机平息,最终迎来转机。

8

恕人:宽容市场,放过自己

“天威贵德,非罚也。恕人恕己,愈蹙愈为。君子可恕,其心善焉。小人可恕,其情殆焉。不恕者惟事也。”

在期货市场里,行情走势不会完全如我们所愿,就如同上天不会对所有人都降下惩罚,更多时候是展现其“德行”般的规律。

当交易出现亏损,不要一味苛责市场或他人,那些因判断失误而亏损的交易,或许是因为市场突然的消息冲击,并非我们完全能掌控,此时宽容自己,总结经验,下次便能做得更好。

而对于他人的交易建议失误,也不要耿耿于怀,因为大家都在摸索,真正不可饶恕的,是明知违反交易规则,如逆势重仓、频繁无理由操作等错误行为却仍坚持。

期货交易要懂得“恕人恕己”,在艰难的交易环境中,更要保持这份宽容,才能让自己的交易之路走得更稳更远。

9

弱胜:以弱为进,厚积薄发

《守弱学》言:“名弱者,实大用也。弱而人怜,怜则助。劣而人恕,恕则幸。庸而人纳,纳则遇。”

表面看似弱小的人,实则蕴含巨大的作用;弱小者易让人怜悯,怜悯便会获得帮助;能力稍差者易被人宽恕,宽恕便可能迎来机遇;平凡者易被人接纳,接纳就会遇到机会。

这正是每一个交易员都应懂得的生存智慧,资金少、经验浅的“弱者”,因态度谨慎、虚心求教,反而容易得到资深交易者的指点,比如有人会提醒他们“轻仓试错”的重要性,或是分享“止损纪律”的执行心得。当他们因判断失误亏损时,也更容易获得同行的理解与建议,而非嘲讽。这种“以弱示人”的状态,看似被动,实则为成长争取了空间。

“贤以义胜,义不容恶也,忠以诚归,诚不输奸也。”《守弱学》中的这一句更是道出了无论是做期货交易还是做人的本质:贤德之人以道义取胜,道义容不下邪恶;忠诚之人以真诚立身,真诚不会输给奸猾。

那些坚守“道义”的交易者:他们以“顺势而为”尊重市场规律(义),以“止损止盈”恪守交易纪律(诚),不贪意外之财,不做侥幸之单。这种看似“守弱”的坚持,实则是对抗市场不确定性的最硬底气——因为正确的逻辑(义)终会战胜错误的侥幸(恶),对市场的敬畏(诚)永远比投机的奸猾(奸)更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10

期货市场从不缺“一夜暴富”的神话,但缺“笑到最后”的清醒。

《守弱学》的智慧告诉我们:交易的胜负,不在一时的强弱,而在能否守住本心、控制欲望。

以弱蓄力,以柔避险,方能在涨跌轮回中,走出属于自己的稳定盈利之道。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