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读:
人性,一个亘久不变的话题。
无论是各行各业,当到了一定层次之后,都不可避免地会去思考一些关于“人性”的话题!升职、做事业,甚至最基本的生活,都绕不开。
聚焦在期货交易行业,更是如此,这个与金钱打交道的战场,大多数交易员都在人性的考验中折戟沉沙,他们并非因为交易的成败,而是人性的陷阱,导致了大多交易员的必然结果!
本文将从“反人性”的角度,带你解读交易员所必需明白的7件事,在交易过程中,你必须要自己接受!
做期货交易久了,我越来越觉得,这行根本不是“和市场斗”,而是“和自己的人性斗”。我们天生带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喜欢确定性、渴望掌控感、总想着走捷径,可这些在期货市场里,偏偏成了最容易让我们栽跟头的“坑”。
很多时候,亏损不是因为行情看不懂,而是因为我们忍不住顺着人性的惯性走,最后被市场狠狠教训。
真正能在期货市场长期活下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能强迫自己接受那些“反人性”的真相。
1
接受亏损是交易的一部分
刚入行时,我总觉得“亏损”是件丢人的事,仿佛一旦亏损,就证明自己判断错了、能力不行。
后来才慢慢明白,期货市场本就没有绝对的胜率,哪怕是最厉害的期货大佬,也有亏损的单子。
亏损不是“意外”,而是交易的“标配”,关键不是“如何避免亏损”,而是“如何控制亏损的幅度,不让它吞噬本金”。
道理谁都懂,老生常谈了嘛,真正难的不是道理,是情绪上的接纳。
你亏损的时候,真的能忍住心里不失落,波澜不惊吗?未必吧。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时候?明明提前设好了止损,可真到亏损触发的那一刻,却因为“再等等说不定就反弹了”的念头,硬生生扛着不放?又或者,一次亏损后,心里总憋着一股“要把钱赚回来”的气,紧接着就乱下单,结果越亏越多?
佛家说“最难的是放下”!接受亏损就是“放下”,放过自己,放过因恐惧而混乱的判断,放过因愤怒而失控的操作。
只有先平静接受亏损,才能守住接下来的机会。
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趁早离开这个市场吧,这也是第一件交易员要强迫自己做到的“反人性”的事!
2
拒绝“摊低成本”的诱惑
我见过太多交易者栽在“摊低成本”上,比如买多后行情跌了,看着账户浮亏,第一反应不是止损离场,而是想着“再补点仓,均价就低了,等反弹一点就能回本”。
这种想法太符合人性了,“摊低成本”听起来像个“聪明的补救措施”,比“直接认亏”舒服多了,但事实呢?
你有没有想过?行情会下跌,本身就说明当前方向可能和你的判断相反,加仓亏损头寸,是在“错的方向上再加码”,就像你已经踩进了泥潭,却还想着往前多走一步找“出路”。
我总在想:如果一份单子已经让你开始亏损,你凭什么觉得补仓后它就一定会反弹?是真的有行情依据,还是只是为了逃避“认亏”的痛苦?
当我看到有人这么操作的时候,我真的很想问他,让他们说出一个确切的答案来,但往往很多人都是支支吾吾,仅有两个以摊低成本为借口,再问能否盈利时,就沉默了。
严格止损从来不是“死板”,而是给你的账户上一道保险,别让侥幸心理,把小亏损变成大灾难。
3
克服“过度交易”的冲动
打开交易软件时,你会不会总盯着盘面,生怕错过任何一个“机会”?
看到行情动了,不管是不是符合自己的交易计划,都想赶紧进场,好像只要空仓,就会“亏了”什么。
我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个阶段,似乎不持仓就浑身不舒服!这种“过度交易”的冲动,其实源于人性里的两种弱点:一是贪婪,觉得多做一笔就能多赚一点;二是恐惧,怕错过所谓的“好行情”。
可你有没有算过一笔账?
频繁交易带来的手续费,日积月累下来可能比你赚的钱还多;更重要的是,频繁操作会让你陷入“为了交易而交易”的怪圈,你不再去判断机会的概率,只是在满足“动手”的欲望。
我常问身边的交易者:你每天下单前,真的能明确说出这笔交易的“高概率依据”吗?还是只是因为“不想空仓”?
期货交易里,“等”比“动”更难,也更重要,学会放弃那些模糊的、低概率的机会,才能把精力集中在真正能赚钱的行情上,减少无效操作带来的损耗。
4
坚持机械化执行交易计划
做交易前,我们总喜欢制定详细的计划:什么时候进场、止损设在哪里、止盈看哪个位置。可到了实际操作,却总容易“灵活变通”。
行情稍微波动一点,就觉得“现在进场更好”,临时改了入场点;或者眼看要到止损位,又觉得“再扛一下”,把止损往后挪。
侥幸心理,这也是人性的一大弊病,我们总觉得雪崩的时候,自己能是幸存者,殊不知真正危险来临的时候,不会放过每一个人。
人性天生喜欢“灵活”,觉得随机应变是聪明的表现,可在期货交易里,“灵活”往往是灾难的开始。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要提前做交易计划?因为计划是在你冷静的时候制定的,排除了情绪的干扰;而临时的“灵活”,大多是被盘面波动勾起的贪婪或恐惧在作祟。
坚持机械化执行计划,不是“死板”,而是对自己的保护,保护你不被一时的情绪冲昏头脑,保护你的策略不被随意篡改。
再完美的策略,若不能严格执行,也只是一张废纸,看到这句话,大家千万不要有一句空话的想法,交易系统的好坏决定不了你能否长期盈利,但严格的执行力,确实是稳定盈利的第一道保障,这也是“反人性”最难的一步!
5
逆势操作是危险的“捷径”
抄底摸顶,大概是每个交易者都有过的念头。
看到行情跌了很多,就觉得“够便宜了,该见底了”;看到行情涨了不少,又觉得“差不多该顶了,该做空了”。
这就是标准的人性的陷阱:我们总喜欢“捡便宜”,也总渴望抓住“反转的瞬间”,好像这样就能用最小的成本赚最大的钱,走一条“捷径”。
期货市场里,哪有那么多“捷径”?
如果真有这样的捷径,是否也早就会被别人捷足先登了呢?作为散户,这样的机会即便是有,也能轮到咱们头上吗?大多数交易者可能就是把自己看的太重了,好像自己就像是吉西利弗莫尔般的交易天才,醒醒吧!
所谓的“捷径”,可能只是下跌途中的一个小停顿;所谓的“顶部”,或许只是上涨过程中的一个小回调。你以为的“逆势抄底”,很可能是把自己扔进了持续下跌的深渊;你以为的“逆势摸顶”,也可能是站在了继续上涨的山脚下。
我常常反问自己:凭什么你觉得自己能精准抓住反转点?是市场给了你信号,还是你只是在满足“预测反转”的虚荣心?
交易的六字真言,“顺势轻仓止损”,还没等开始交易呢,就给前两个字丢了?
市场的趋势一旦形成,总有它的惯性,与其和趋势对抗,不如顺着趋势走,这才是长期生存的核心。
6
承认自己无法预测市场
人性天生就渴望掌控感,做期货交易时更是如此。
大多数人总想着“明天行情会涨还是跌”“这波行情能走到多少点”,好像只要能预测对,就能稳赚不赔。可市场从来不是我们能掌控的,政策变化、资金流动、情绪波动,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让行情偏离预期,所谓的“预测”,大多只是自我安慰的掌控感。
你肯定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笃定行情会涨,结果它却跌了;明明觉得该跌了,它却又涨了。
这时候你会怀疑自己,甚至开始乱改策略。其实,不是你预测得不够准,而是市场本就充满不确定性。
有的时候我就会想,如果我们放弃“预测市场”的执念,转而依赖概率和规则,会不会更轻松?
不纠结“行情会不会涨”,而是关注“如果涨了,我该怎么进场;如果跌了,我该怎么止损”。从主观预测,转为适应市场行情选择交易策略。
承认自己无法预测市场,不是“无能”,而是认清现实,只有接受不确定性,才能在变化中守住自己的节奏。
接受“慢就是快”的财富逻辑
很多人刚入市时,都抱着“快速翻倍”的想法,总想着找个“暴利机会”,一夜就能把本金翻几倍。
这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其实是人性里对“快速获利”的渴望在作祟。
期货市场里,“快”往往意味着“险”,为了追求短期暴利,你会忍不住加大仓位,忽略风险,最后很可能因为一次失误,就亏掉所有本金。
这绝不是恐吓你,而是真实存在的现象,多少爆仓的人,都是因为这样的想法而一蹶不振。
我见过不少交易者,一开始赚了点小钱,就觉得“赚钱很容易”,于是重仓操作,结果很快就亏得一塌糊涂,反而那些看起来“慢”的交易者,每次只赚一点,却能稳定盈利。
久而久之,本金靠着复利慢慢增长,最后反而比追求“快”的人赚得更多,其实期货市场,并不是靠着一次暴利就能存活下来,“复利”,才是最终盈利的终极答案!
你不妨问问自己:你是不是因为太想快速翻倍,反而忽略了风险,亏掉了本该慢慢积累的本金?
“慢就是快”不是一句空话,复利的增长需要时间,耐心比激进更重要,守住本金,稳步前行,才能在市场里走得更远,也能活得更长久!
7
总结
期货交易从来不是一场“比谁更聪明”的游戏,而是一场“比谁更能接纳人性弱点”的修行。
这7件“反人性”的事,每一件都需要我们强迫自己去接受、去践行:接受亏损,是为了守住本金;拒绝摊低成本,是为了避免灾难;克服过度交易,是为了抓住真正的机会;坚持机械化执行,是为了守住策略;不逆势操作,是为了敬畏趋势;承认无法预测市场,是为了接受不确定性;接受“慢就是快”,是为了稳步成长。
“反人性”的道路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刚开始,强迫自己做这些事会很痛苦,因为要对抗与生俱来的人性惯性。
慢慢你会发现,所谓的“反人性”,不是要你变成一个没有情绪的“机器”,而是要你学会在交易中保持清醒,清醒地认识自己的弱点,清醒地守住自己的规则,清醒地接纳市场的不完美。
最后想问你:在你的交易里,有没有哪一件“反人性”的事,是你明明知道该做,却一直没勇气强迫自己去做的?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