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唐代隐士赵蕤所著《长短经》中,蕴含着一套穿越千年仍具现实意义的“违经合道”权变智慧。这套智慧不局限于古代权谋,更直指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恰好能应对期货市场“变”的核心特性。

本文将以《长短经》思想为脉络,从其“反经合道”的核心要义出发,落脚于可持续交易的思想根基。

1

隐秘的智慧:被忽视的《长短经》与交易之道

唐代隐士赵蕤潜心著述《长短经》,构建起独树一帜的纵横术思想体系。这一体系并非局限于古代权谋博弈,更蕴含着对事物发展趋势的精准洞察与灵活应对之道。

其核心的“反经合道”思想,绝非违背事物本质的肆意妄为,是打破僵化教条、顺应规律本质的权变智慧,不固守单一模式,而是根据趋势变化调整策略,这与期货市场中瞬息万变的波动特性高度契合。

从唐代李白研习《长短经》中的王霸之学,到现代期货交易中的趋势应对,其间贯穿的是一脉相承的权变思维。李白所汲取的,是在复杂局势中审时度势、灵活施策的智慧;期货交易者面对价格的涨跌起伏,同样需要摒弃“非多即空”的固化认知,以动态视角看待市场波动,在变化中寻找机会,这正是《长短经》智慧在现代交易领域的延伸与体现。

2

反经合道:权变思维的市场哲学基础

“夫事有顺之而为失,义有爱之而为宫,有恶于已而为美,有利于身而损于国者。”

《长短经》始终强调事物的相对性,这一思想投射到期货市场,便呈现为“没有绝对的多空”。市场中的吉凶并非恒定不变,涨势之中潜藏着下跌的伏笔,跌势之内亦孕育着上涨的契机,多空力量在不断的博弈中相互转化。

交易者若执着于某一固定方向,忽视这种相对性,便极易陷入被动。

“天下是非,无所定也。世各是其所是,非其所非。”

趋势突变中的“否极泰来”,实则是《长短经》阴阳转换规律的市场显现。黑天鹅行情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市场矛盾积累到极致后的必然爆发,当某一趋势发展至极端,阴阳力量便会发生逆转,原本的“凶”势逐渐向“吉”势转化。

理解这一规律,交易者便能在看似混乱的黑天鹅行情中,看到趋势转换的内在逻辑,而非被表面的波动所裹挟。

价格波动中的“吉凶悔吝”生成原理,与《长短经》“动中求变”的思想高度一致。

市场永远处于动态变化之中,每一次价格的起伏都在不断生成新的机会与风险。

所谓“吉”,是趋势顺应预期的有利走向;所谓“凶”,是趋势背离预期的风险暴露;“悔”与“吝”则源于对变化的漠视或应对失当。

交易者唯有以动态视角审视波动,在变化中捕捉吉凶转换的信号,方能规避风险、把握机会。

3

三招权变术:破解趋势突变的市场应用

第一招:反经取势—逆向思维中的顺向操作

“刻意则行不肆,牵物则其志流。”

《长短经》中的“反经”,本质是违背事物表面现象、贴合本质规律的智慧。

应用于期货交易,便是违逆市场表面的集体情绪,合乎趋势本质的运行规律。

当市场陷入极端狂热或恐慌,多数交易者被情绪左右而盲目跟风时,这种表面情绪往往已偏离趋势本质,此时的“反经”,并非刻意逆势,,是透过情绪表象,洞察趋势即将发生的转换。

交易者需在极端行情中,寻找阴阳转换的临界点。

这一过程,是对《长短经》“察微知著”思想的践行,通过分析量能、周期等核心指标,捕捉市场情绪与趋势本质的背离信号,判断趋势逆转的节点。

同时,利用市场集体错觉构建反向头寸,并非单纯的“反向操作”,而是基于对趋势本质的把握,在多数人误判时,顺应规律布局,实现“顺道而为”的盈利。

第二招:长短互用—时间周期中的辩证法则

《长短经》强调事物间的相互制约与转化,这一辩证思想在期货时间周期分析中尤为关键。

“势理者,虽委之不乱;势乱者,虽勤之不治。”

长短周期并非孤立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长周期决定趋势的整体方向,短周期则影响趋势的波动节奏;长周期的趋势延续,依赖短周期的逐步推进,而短周期的极端波动,也可能引发长周期的趋势转折。

在趋势突变之际,需重点关注长短周期的共振与背离。当多周期信号趋于一致,形成共振,往往意味着趋势将加速推进;当短周期信号与长周期信号背离,则可能是趋势即将反转的预警。

基于此,交易者需在不同时间维度下动态调整仓位:长周期趋势明确时,可保持较高仓位以把握趋势红利;短周期出现背离信号时,则需适当减仓,规避潜在风险,实现“长短相济”的仓位管理。

第三招:合道应变—规则与灵活性的统一

《长短经》主张“经为体,权为用”,即核心原则不可动摇,具体策略需灵活调整。

这一思想应用于期货交易,便是交易系统的刚性原则与弹性执行的统一。交易系统中的风险控制底线、核心指标逻辑等“经”的部分,是保障交易安全的根基,不可随意突破;而入场时机、仓位大小等“权”的部分,则需根据市场实际变化灵活调整。

面对黑天鹅行情,既需提前制定预案,又要具备临机决断的能力。预案的制定,是基于对市场风险的预判,是“经”的体现;而行情突发时,若固守预案可能错失机会或放大风险,此时便需依据《长短经》“因势而变”的智慧,在不违背风险控制原则的前提下,灵活调整策略。

风险控制中的“经”与收益优化中的“权”,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共同构成应对黑天鹅行情的完整体系。

4

纵横捭阖:期货交易中的长短经智慧

《长短经》的纵横之术,核心是对各方力量的精准分析与灵活运用,这一思想同样适用于期货交易中的多空力量研判。

“天下大器也,群生重蓄也。器大不可以独理,蓄重不可以自守。”

交易者需像纵横家分析诸侯势力般,深入研究影响多空的因素,判断多空力量的强弱、持续时间及转化可能,构建全面的多空分析框架,而非单一依赖某一指标或信息。

仓位布局的捭阖之术,是《长短经》“开合有度”思想的实践。“捭”即打开仓位,在多强空弱或空强多弱的明确趋势中,果断建仓以把握机会;“阖”即收缩仓位,在多空均衡、趋势不明或风险积聚时,主动减仓以规避风险。

开合之间,关键在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与风险的有效控制,既不因过度谨慎错失机会,也不因盲目激进陷入危机。

趋势跟随与反转识别的辩证统一,是纵横捭阖智慧的核心体现。

期货交易中,唯有兼顾趋势跟随与反转识别,方能在趋势延续时盈利,在趋势突变时避险。

5

常变之道:可持续交易的思想根基

《长短经》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决定了没有永恒有效的交易策略。期货市场的参与者、资金结构、政策环境等始终处于动态调整中,过去有效的策略可能因市场变化而失效。

因此,交易者需秉持“适应市场变化的自我进化”理念,不断复盘总结,优化策略体系,根据市场本质规律的变化调整交易方法,而非固守既往经验。

“反经而不叛道”,是《长短经》权变思想的底线,也是可持续交易的核心原则。“反经”是打破僵化的策略形式,摒弃不符合市场当前状态的操作模式;“不叛道”则是坚守市场本质规律,如供需决定价格、风险与收益正相关、趋势具有延续性与逆转性等。

灵活调整策略的前提,是不违背这些本质规律,否则便会陷入盲目投机,难以实现长期稳定盈利。

交易者需在不确定性中把握这些确定性:当价格极端偏离价值时,依据价值规律布局;当行情剧烈波动时,坚守风险控制原则,控制仓位、设置止损。

唯有如此,才能将行情中的风险转化为机会,实现“不确定性中的确定性把握”。

6

掌握权变思维,驾驭市场波动

从唐代《长短经》的纵横权变,到现代期货交易的趋势应对,穿越千年的智慧传承,核心始终是对事物本质的深刻理解与灵活应对。

《长短经》并非过时的古籍,而是能够为现代交易者提供思维支撑的智慧源泉,其“违经合道”的权变思想,恰好应对了期货市场瞬息万变的特性。

超越技术分析,构建交易哲学层面的核心竞争力,是交易者实现长期成功的关键。技术分析是应对市场的工具,会随市场变化而更新;而基于《长短经》形成的权变思维、风险意识、辩证视角,是更深层次的交易哲学。具备这种哲学思维,交易者便能在技术指标失效、市场环境变化时,依然保持清晰的判断,做出合理的决策。

期货市场永远处于变化之中,而不变的是对市场本质的遵循、对权变思维的运用。

掌握《长短经》“违经合道”的智慧,交易者便能在趋势突变中从容应对,在黑天鹅行情中捕捉机会,最终在变化的市场中找到不变的成功之道,实现可持续的期货交易。

友情提示:以上观点仅做为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