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付鹏的财经世界之全球宏观策略对冲(ID:GlobalMacroHedge),期乐会(ID:qlhclub)转载已获得授权


  交易者的“术”有很多,各种手段都可以,我们习惯以结果来论,虽然说的是管它白猫黑猫逮住老鼠就是好猫,但这并不是要盲目的意味着只要赚到钱就是成功者,我们欣赏的一定是那些有自己术的成功者,而不是那些就像在赌场里扔个骰子都有可能赚到钱,虽然真的有人运气好到连开十把闲的成功者,如果你想在这个行业中收获自己的那份成功,那么尽量的要去找到自己的“术”,做一个“术业有专攻”的成功者。


  ”是什么?虽然我的定义也并不准确,但我觉得就是“适合你自己的方法”,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则很复杂,很多人一定会问究竟什么样的方法是适合自己的?


你的背景,你的成长环境,你的机遇,你入行的方向,你的资源,你的理解,你的见识,你的性格,你的成熟,你的承受,你的担当,资金的来源,管理的方式,资金的规模,资金的成本等等众多因素都是影响每个人术不同的变量,这些因素有着千差万别的组合,组合在一起就是不同的结果;


  例如资金规模的不同“术”则不同,资金来源的不同“术”则不同:如果你去和一些大爷大妈们大谈特谈资产组合,稳定投资收益,投资技巧,这事实上就是一个错误的术的定位,这些大爷大妈的那些资产规模和他拿出来想在金融市场上博弈的钱,从出发点上,人家就是来博弈高风险高收益的,期货市场有一些很搞笑的事情,你和一个拿了十几万来的人谈收益曲线,谈稳定收益,谈风险管理,事实上你会发现对方已经笑弯了腰,轻轻的拍拍肩膀告诉你,小兄弟,逮住一个行情,满仓浮盈翻10倍才是正道,此“术”对于他们是没错,对于拿着小资本希望改变人生的人而言,赌赢了才会有谈所谓投资组合谈收益曲线和谈稳定收益的资本;


  有的人入行就成长于上大的金融机构起点开始,习惯了风控习惯了稳定的盈利,习惯了风险大于收益,习惯了投资组合,对于他们来说,事实上也很难实现浮盈满仓翻10倍的可能;


  有的人成长与家族式对冲基金,没有资金的压力,没有资金成本的压力,没有来自于投资人的压力,对于他们来说,可以实现那种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左侧布局式的交易;但这种模式对于即便是对于很多大型的AM机构而言,受到信息披露,资金曲线,时间成本等等的约束,事实上也只能相互敬仰,但却很难有交集;


  一些从大型贸易商上成长起来的商品交易员,其实本身适合他的组合已经成为了定性,各种套利机会对于他们而言就显得轻车熟路;


  一些从研究员上来的交易员,熟悉了自己的品种,但是如果跨越到了一个陌生的领域,或许就会显得很力不从心,这就注定了-你吃你的菜不要到别人碗里去;


  一些已经解决了财务自由的前辈,思维和考虑的角度是长线思维或者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的做法,但是如果很多仰慕他的人跟着学习他的方法的话,大多数人是无法坚持下来的,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本身学习方法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自己的财务自由问题,当然是希望越快积累财富越好,如此慢悠悠的节奏和思维,有多少年轻人能够接受,此时你就发现同样的“法”却无法转化为同样的“术”。


  一个在期现大企业做了多年的交易者,已经形成了套利机会捕捉的思维和体系,如果你是一个要急需通过单边投机去实现价值的人,那很显然你对他们的判断方式和思维有着不值一提的小视;


  一些当年发现股指期货和现货交易之间有着一些漏洞的计算机程序员们,即通过这个赚了2年的钱,每年几乎是90%的收益,但是却是个完全不懂金融的计算机程序员,当这个漏洞消失之后你发现他们赚钱的“术”也就消失了;


  两个前BP的石油交易员发现在库欣设立石油仓储可以改变价格的结构,他们这样做了,结果WTI的价格结构在未来就是由他们的决定而改变了;


  当初螺纹钢上市的时候,一些炒手发现买盘和卖盘价差一块钱,如果拿回来交易所返还的话,还可以有几毛钱利润,于是乎有些炒手专注与此交易,对于他们而言,根本不需要去判断价格的涨跌;


  当然似乎很多人把金融市场想当然的理解成为了一个大金矿,总想什么钱都能赚到,不管是短线的还是长线的,不管是管理的还是投机的,不管是商品还是债券,不管是基本面的还是技术面的,所以很多人总是想当然的以为这个世界上有一种通天的法术,可以贯穿每个市场,每个品种,我们可以用一种共生的方法去打遍所有的领域;


  例如很多人会觉得技术分析似乎可以应用于所有的市场环境,可以是打遍天下无敌手,事实上呢?TA也是一种辅助概率的手段,也是一门手艺,这门手艺可以吃饭,但并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通天法术;


  也有人简单的把所有的市场都做一个简单的概括,不就是价格的涨和跌么?全然对于市场的容积,容量,游戏规则,参与者等这些因素不考虑,市场的容积容量和游戏规则是决定了多少资金参与,怎么参与这个市场的先决条件,只不过是对大多数的散户而言,一般是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说到这里就有个特别有意思的案例,某大资金一头扎到了一个期现货市场容积和容量相对都非常受到限制的领域中,一下子动弹不得,被人蚕食掉的故事;


  有一些人对如何把每一个涨跌都想吃到,很痴迷于交易,且不说交易的结果如何,如果你到了35-40岁还能够保持这样的精力的话,有时候身体的原因也是必然会导致你原来"术"不得不转变的一个原因;


  原来在伦敦的办公室有一个老友,年轻的时候那是能拼能搞,连续48个小时连轴转,一点都没问题,后来分了一笔不菲的红利后,自己移居到老家诺丁汉开始自己的人生,经过两年后我偶然路过诺丁汉的时候想起来去看看他,他已然是一个孩子的父亲了,这个时候再交流的时候,忽然发现他已经风格大变了,他说是他女儿使得他做出了努力和改变,他花了2年的时间,重新的学习和搭建架构,在一个他已经熟悉的市场里,重新的构建长周期模式,这样他说,他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陪着孩子,我想这也是一种“术”的变化。


  甚至前几年还有一种“术”,一群交易员利用大部分没有“术”的散户都是随机的样本,那么根据他们的交易开反向单,既可以盈利,通过放大频率和缩短随机样本的持仓时间来降低偏差。


  所以说,在金融世界里很难有说“术”可以传承的,大部分人很难在别人的“术”之上去复制,很多人并不得其解,可以传承的是“法”,但并不是“术”,同样的方法放在不同的人身上,适合的“术”则是千差万别;


  英雄的市场,在江湖中,永远流传的是如何暴赚数十倍的神话,一个神话出来了,所有人都想复制神话的传奇,而不是去研究一下成功背后“法”和“术”的问题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可以复制,事实上每个人都不可能复制,尝试和试错的成本,就是让你找到自己的“术”,一个适合自己甚至是专属于自己的方法


  金融世界里,法或许是相通的,所以与人沟通和交流,所获得的是“法”上的弥补或是“法"上的灵感,至于如何转化为自己的“术”,那就要综合自己的条件来看了,找对了,就找到了自己的“术”。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