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他的“知行合一”思想

| 文 | :来源于网络

中国传统士人之三不朽者 —— 立德、立功、立言。据说,历史上能做到这“三不朽”的只有两个半人:一个是孔子,另一个是王阳明,曾国藩只做到了半个“三不朽”。

王阳明做到了立德、立功、立言,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非但精通儒、释、道三家之学说,而且上马能战,下马能文,曾官至明代南京政府的兵部尚书,是一位中国历史上难得的全能大儒。他创立了著名的心学,提升了人的主体意识,强调主观(感受个体)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决定作用,对生命存在的意义作了深刻的哲学反思。

“尔未看此花时,此花与尔心同归于寂。尔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尔的心外。” 换成现代语言表述:世上的事物固然客观存在,但就主观个体而言,客观事物是须经过主观的接触感受才能产生认识价值的——这是王阳明对“心学”大旨之形容。

“知行合一”,系王阳明学说的核心思想,影响深远,波及日本。知与行的关系,诠释颇多,过去多指道德意识和道德践行的关系。站在当下,一般而言,也可理解为认识和实行的关系。

“知行合一”就是将知与行合到一处,有良知之驱使的行为才是良行,能践行的认知才算是真知。这里的知,就是指知善知恶的良知。人与其他动物的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人可以意识到并判断自己的行为,能够辨别善恶,并做出合理的选择,而不是单纯为自己的本能和物欲所驱使。

“知行合一”至少包括两层意思:其一,是要以所“行”体现所“知”。古人说,该为不为谓之陋,不该为而为谓之恶。一个人的“知”是正抑或谬,是丰抑或寡,“知”与“行”有否相悖,都要一一通过具行来验证,站在客观上说,就叫观其行而非光听其言。 二,“知行合一”就是强调“知”与“行”两者要同步,就是强调“心里明白”与“见诸行动”,之间“不容毛发”。心念一动,立见行动,没有丝毫时间差。而不是一些人理解的“一念之起,行即相随”,更不是另些人理解的慢慢弄懂道理再从容去付诸实践。别小看这一念和一行的时间差,这“差”往往令功败于垂成甚至丢了卿卿性命。

王阳明有句名言:“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所谓“一”,不是指心、性、命三者是并列关系,而是强调三者要一致。它们的关系是递进的:心调养了性(能力),心性融通后产生闪电般的“一念”信息,直接决定了性命。或者说,命的安危(包括生命质量和价值的体现)就系在了心性的明白融通上。

说到底,“知行合一”就是强调心与身的一体化,就是剔除狂妄、自大、幻想、侥幸、迟疑诸般妄念后的良知本能还原,就是禅宗提倡的“平常心是道”。其最高境界就是良知良行合一的“人”——“三不朽”者。

丨节目主播丨

五月

声明:

欢迎回到顶部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