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不清在那个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一位女生问了一个问题:原生家庭对一个人影响真的那么大吗?她在网上看了许多讲原生家庭的文章,觉得自己出身农村,未来渺茫等等。


去年的互联网上,关于原生家庭影响的讨论很是沸沸扬扬了一阵子。加之社会分层、阶层固化等的各类说法流传,让人感觉那些出身于普通人家的孩子就没有未来,看不到希望了。


不能否认,每个人出身的家庭对自我的重大影响,甚至大部分人一辈子也没有走出自己家庭的影响和影子。


这是因为当你尚不具备判断能力时你最基本的认知来自那里,不仅仅是你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受到它的强烈影响,而且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你思考问题的方式都会受到家庭、最亲近的人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我们每个人身上其实都有父母、亲戚的影子。这种状况在之前的社会(20世纪90年代之前)里尤其重要,如果你的家庭没有一定的财力和远见,你甚至根本没有机会读书识字,一辈子生活在某个很小的地方然后你所见到的都是那块很小的世界。所以中国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所以人们说“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强调出身、强调家风。

良好的家风、教育和财力为个人的长进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和条件,如果你有幸生在这样的家庭里面,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但从另一方面看,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程度高低来自于你个体独立的力量和家庭影响的力量对比: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大,那他们的影响越小;如果你个体独立的力量越小,那家庭的影响越大。


每个人出生后都有一个生物的自我,还有一个家庭的自我,随着你后来受教育还有一个教育的自我。在受教育的阶段,你有机会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到世界跟你的家庭不一样的地方,这个时候你有机会形成自己独立的认知和追求。加之在社会上的历练,通过这些你如果能够形成这种独立的认知,你会批判或者借鉴家庭给你的三观、处事方式,形成自我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个时候原生家庭的影响会越来越小,你会形成一个独立的自我。

鲁迅的原生家庭对他有影响,但如果是按照原生家庭的期望,他可能会成为一名财主或者资本家,但他通过教育、反思和睁眼看世界却背叛了自己原生家庭的期望。


山西的小镇青年贾樟柯如果按照家庭原生家庭的期望,应该是早早结婚生字找一个安稳工作挣工资过日子,最多是煤老板暴发户。即便做导演也应该是闷头赚钱,什么火拍什么,但他因为知识、见识、追求,却主动去拍了很多注定不能上映但却真实反映和批判现实的作品,而这样的作品指定不火。

在生物、家庭、教育的自我里面,教育本应承担更大责任。但因为我们的教育主要成了用来应付考试和做表面文章的训练,对人的正向价值观影响较少,导致大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判断与认知,导致我们在许多人身上看到的其实是他身后家庭的样子!这也就是为什么许多大学毕业甚至读到博士的人,虽然看起来学历很高,但头脑中却没有一个现代的理念和认识,完全是封建时代的思考。这甚至连家庭都怨不上。


尽管人们对大学扩招骂声一片,但我一直认为它做的一个功德无量的事情是让更多的青年有机会走出他们的家庭、村庄和城市,看到外面的世界、跟自己不一样的世界。给每个青年人提供了机会,即便是在一个三流的大学,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有机会去接触许多人类的美好传承、看到不一样的同学老师并了解他们的处事方式和三观,让你对自己的家庭和原来深信不疑的认知进行反思与批判,从而有机会去成就不一样的自己。


另一个伟大的机会是互联网给予我们这个时代的,通过互联网让我们不仅仅可以了解到中国的,还可以看到世界上的优秀的理念、方法、成果,并可以学习他们。而且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所引发的社会变革,也给每个个体提供了大量的机会,这些机会包括学习、财富积累、做事方式等。


大部分青年人得到的受教育机会和互联网为我们个人长进提供的可能性,让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摆脱你原生家庭的桎梏,站在一个更新的平台上。


但悲催的是,大部分人却不会利用这种机会和方式。读很多年书却不会学习,整天淘宝天猫却不会用互联网长进自我,信息爆炸知识过载却无法形成自己的定见和判断。


更悲惨的是,许多人甚至没有动力去改变自己和自己认为不合理的机制和规则。光等着天上掉馅饼,只会怨天尤人埋怨自己为什么不是官二代和富二代,但当需要它去学习、思考、实践的时候,就退缩了。


讲真:对于这样的人,上帝也帮不上忙!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原生家庭不是制约你的根本因素,核心在于你自己是否有改变自己的意愿,然后就是你有没有为这种意愿付出超过他人的努力


家庭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如果你的家庭给你提供了很好的学习机会,也有良好实践的机会,但你不愿意去实践、不愿意去学习,这谁也没办法。所以相比较来说,好的家庭只会让你不会太差,但要成为顶尖高手,这不是充分因素,甚至也不是必要因素。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幸的,因为父母的爱有残缺。但据对美国总统这个群体的数据统计,当美国总统的这些人出自单亲家庭的比率要远远高于社会上单亲家庭的平均比率:奥巴马就是出自单亲家庭,而克林顿就更是一个遗腹子,在他出生前3个月,他的父亲就去世了。这也许就是说的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倒是那些条件艰苦的人,被条件所逼迫,如果他不被打倒,就可能做出卓越的成就。

总结一下:家庭对个人的影响取决于你是否能形成自己对世界独立的认知和判断,理论上讲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有机会超越自己的家庭。但如果你不愿意去行动和努力而只学会了抱怨,那就会成为原生家庭“控制”的下一代。


当然,"摆脱"自己家庭的影响从而真正形成独立自我的过程一定是艰难困苦的过程,你不要奢望、也不要相信那些一晚上就让你独立的承诺、让你快速走向人生巅峰的方法,那不是骗子就是传销。


这篇文章发表后,收到许多人咨询如何让自己摆脱原生家庭的束缚,从简单的交流中我听出了焦虑、不甘、沮丧、抱怨等各种情绪,说实话我没有时间一个一个的详细为大家出谋划策(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这里仅提几点建议:

建议1:接受现实停止抱怨。


无论你的原生家庭什么样,这都是你不能决定和改变的客观现实,既然是现实则抱怨无用。


如果你觉得她有不够好的地方,你就想办法去超越她;如果你觉得她很优秀的地方,就继承发扬。


建议2:将你手边的事情做到极致。


无论你现在是在读书还是在做工人,无论你是小有成就还是一无所有,从小事和你能影响到的事情做起,将你手上的工作做到极致,付出超过一般人的努力,这可以说是最简单有效的让你独立起来的方法。不要说你现在做的工作不适合你的兴趣,因为纠结于自己的兴趣,是你成长的第一个坑!


但我看到的是大部分人只愿意抱怨而不愿意努力,这样谁也帮不上忙。因为真正的努力一定是不舒服、困难的,即便原生家庭很好、资质天赋很高的人要想有所成就都需要付出超过常人的努力,何况你我(可以看看这个文章:没有一个真正的高手,是突然NB起来的 | 深度)。


坚持3:坚持学习与思考。


原生家庭对个人最大的影响不在于财富上,而是让许多人后天根本没有形成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这样会让人失去了一个去借鉴社会上优秀方式方法的机会,相当于你一个人“赤膊”上阵,与其他站在很多前人肩膀上的人去竞争,不失败才怪!


原生家庭不出色的,才更需要去下功夫学习、思考、实践,说起来这可能是你唯一逆袭的机会。如果你不知道学什么,请回到第2条,思考将你当前做的工作如何做到极致,这时候你就知道该学什么了!


让中国家庭无比焦虑的阶层固化,或许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可怕



点  对“阶层固化”的恐惧,已成为当下许多中国家庭的焦虑之源。越来越多的家长打着阶层流动的名义,成为虎爸虎妈,甚至倾全家之力来“改变孩子的命运”。但实际上,成熟社会里,固化也许就是常态,流动才是小概率事件。而家长的恐惧,在某种程度上误解或放大了“阶层流动”的真意。



文丨栖约    编辑丨李臻

高考来了。这些年,所谓“寒门难出贵子”的“阶层固化”似乎成为了国人最为愤恨的时代逆流,而相应的,高考则被寄予了打破阶层固化的玫瑰色想象。阶层流动,成为了当下中国的最大的政治正确。

电视上正在播着《欢乐颂2》,据说这部剧映射了中国阶层社会的关山难越。高考、欢乐颂、小升初、学区房、快乐教育的破产……身边的一切,似乎都在不断自我强化着“阶层固化”的梦魇。

这一切的论述,都立足于一个我们坚信不移的理念:阶层固化是一个社会最可怕的现象。在阶层流动的名义之下,我们可以骄傲的成为虎爸虎妈;我们可以倾全家之力(甚至借债)上几十万学费的国际学校;我们可以背叛初为人父人母时的初心“只要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就行了”。

我并没有觉得中国的父母做错了,但中国社会可能是部分误解了或者放大了“阶层流动”的真意。

首先我们得明确,某种程度上,西方的阶层流动规模还要低于当下的中国。这也很好理解,中国是转型社会,西方是成熟社会,如果不讲政治正确的话,我甚至可以说,中低烈度的阶层流动,可以视作成熟社会的一个标志。

如果你真的认为阶层流动越大越好的话,那可能一个正在经历革命与战乱的社会最适合你。只有在战乱中,才会出现“天街踏尽公卿骨”的恐怖景象,才会“乱世出英雄”,才会出现大规模的阶层身份互换。这样的社会,你真的喜欢么?

更何况,阶层流动大的社会,也意味着现有中上阶层的大面积下沉。如果你是一个中产,总不能仅仅偏执的相信你的家庭可以上升的可能性,而选择性的漠视你同样有很大可能“家道中落”,成为败家子吧?就像你说你喜欢赌场可以一夜暴富,但也可以让你一夜破产啊。

当然,如果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死水一潭,完全缺乏阶级流动,也是乱世之象。我们之所以警惕极端意义的阶层固化,也是这个道理。

也许你会问,西方成熟社会的阶层流动真的不大么?说好的“美国梦”呢?

真的不算很大。

英国有一部很有名的系列纪录片叫《人生七年》(《7 Up》),跟踪拍摄14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7岁孩子。之后每7年,艾普特都会重新拍一次,一直到2012年的第八部:《56 Up》

▲从孩子们7岁一直拍到56岁的《人生七年》

据说艾普特拍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验证英国社会的阶级固化,富人代代延续,而穷孩子无法通过阶级流动实现命运反转。很遗憾,艾普特当年的想法准确得让人心寒,在《56 Up》中,满满是“寒门再难出贵子”的中国式天问。

底层家庭出身的英国孩子们在成长中似乎很缺乏改变命运的迫切与动力,有个孩子成年后的首要人生理想竟然是“生儿子,生几个儿子”,片子中很少有“读书改变命运”之类的励志场景,对中国流行的阶层流动议题更是缺乏兴趣,有的只是“岁月静好”和中国人觉得很莫名的“穷开心”。

当然,这是以阶级社会著称的英国,英国绅士们一直都很擅长“精英再生产”。从《大学潜规则:谁能优先进入美国顶尖大学》中大约可以发现,相对更鼓励阶层流动的美国比英国也好不了多少,美国人似乎连“一代藤校,代代藤校”这样的“不公平”也默认了。

▲美国著名记者Daniel Golden历时三年,

对哈佛、耶鲁、普林斯顿等100多所高校

进行深入调查和追踪后,写成此书。

还是那句话,阶层流动,在任何成熟社会,都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往大里说,我们的转型,我们的改革探索,方向不就是努力成为下一个成熟社会么?成熟社会就是不折腾,就是岁月静好,就是不用成天担心自己阶层滑落。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难道不可以解读为:请我们尊重已然经济成功的阶层,只要他们不自己作死,就可以把这种成功长时间的延续下去。

不过,你也得相信,在西方社会,阶层流动虽然是小概率的,但仍然是一个值得鼓励的正面价值。永远会有那么一帮天才,灵光一现的创新者,甚至是运气极佳的“寒门之子”,可以在制度设计的支持之下,成功地逆袭。

下一个问题来了,虽然西方也是如此,但小概率的阶层流动就一定对么?穷孩子就一定不能翻身么?社会公平何在?

这就牵涉到中国人一个千年贯有的历史逻辑:社会公平可以简约为教育公平。从科举时代开始,我们就笃信这样一种价值观:(只有)读书能改变命运,逆袭成功的少数人升官发财,跳龙门失败的继续惨着。

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中,将几乎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些通过教育实现了阶层流动的幸运儿身上,这些人的人数似乎就代表了社会公平。而那些在教育竞争的失败者,则被选择性遗忘了。

可是,国人似乎忘记了,无论你有多大的阶层流动率,终究都是小概率。以乐观的眼光来看,哪怕我们通过教育竞争让10%的穷孩子脱颖而出,完胜西方的5%,但另外90%的穷孩子呢,失败者活该穷死?

于是乎,全中国的家庭,有钱的没钱的,都以“不成功便成仁”的精神驱动着孩子们刺刀见红的竞争。其结果是,没有赢家,大多数底层孩子拼掉了快乐童年仍然无法向上流动,你手上的牌毕竟没有富裕家庭好;而精英们也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国内的竞争咋就这么激烈呢。

所以,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是,西方为什么没有此种高强度的教育竞争?西方的穷孩子和中等家庭出生的孩子难道就天生比中国更缺乏改变命运的雄心壮志,自甘堕落?

答案或许不严密,但就放在你的面前。

如之前所说,中国人将社会公平简约为教育公平,迷恋于相对公平的高考,迷恋于不输在同一起跑线的各种课外辅导班。但在西方,社会公平的定义更为多元,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只是其中一个目标而已。

如果你相信社会流动永远只是小概率事件的话,难道我们不应该将社会公平的重点放在大概率的人群上?

西方显然就是这么做的,所以他们有了福利社会。

对于一个西方普通家庭出身的孩子而言,他们既可以基于自身的资质和家庭经济条件,参与教育竞争,上私校,上藤校;他们也可以选择“岁月静好”,即使在教育竞争中没有脱颖而出,照样可以做一个像玛丽兄弟那样快乐的蓝领啊,收入也不低,还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何必非要削尖脑袋,全家举债去参与胜算并不高的教育竞争呢?

在西方这样一个正常的社会环境之下,这并不是一个“绝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华山一条路。你有的是选择。在所谓的小确幸社会,很多普通家庭出生的孩子不就是选择了岁月静好么。

开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福利社会可以视作西方精英社会下的一盘大棋。精英社会通过高福利,“赎买”穷孩子向上流动的动力,让他们在幸福中消磨奋斗的意志,放弃对名牌大学及高级白领的名额竞争,不战而屈人之兵,让精英们躺着就完成世代传承。

当然,这一切一切的前提是,在西方,安于“沉沦“在底层其实是一件挺幸福的事,底层家庭才愿意部分交出自己的“奋斗权”。

这就是“快乐教育”的基础,脱离了这个基础,快乐教育就是无源之水。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过于残酷的教育竞争恰恰反映了社会的残酷真相。

因此,在西方,一位母亲可以完全不矫情的喊出“只要孩子快乐健康成长就行了”。因为,这位母亲很确定地知道,自己就是快乐教育的产物,她真的很快乐,也想把这种简单的快乐交给孩子。当然,孩子一样可以有自己的抉择,如果他有与生俱来的求知欲,能找到自己的天赋所在,也可以选择去那些可以负担的学校参与竞争。

而西方精英家庭呢?他们的孩子自然仍然要去竞争要努力读书,但他们不用面对中国式的全民教育竞争,很多知足常乐的普通家庭已经或早或晚的放弃了这种竞争。因此,他们可以在相对正常的竞争环境之下,去掌握几种他们真正有兴趣的知识,不用去学某些只有“竞争意义”的变态玩意,比如奥数。

这样,对所有人都好,这样,就叫成熟社会。

我很希望,一位正在看文章的虎妈会骄傲地说:

“如果我生活在这样的成熟社会,我也可以做这样一个没有鸡血的妈妈。快乐,我也会。”

来源:汇说FTsay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