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将有一场严峻革命
作者:正和岛执行总编 贾林男
来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这次来以色列,周其仁没带那把著名的德国双立人牌指甲刀。
一年来,周其仁在很多场合谈到它的“神奇”,在以色列也不例外:“人的指甲有两个弧度,而普通指甲刀口只有一个弧度,这把双立人指甲刀就有水平的和上下的两个弧度,剪起来特别妥帖,我是用了它之后,才平生第一次知道自己指甲长什么样。”
周其仁想用一把小小指甲刀,刺激一下对中国制造的自满和自得。
“不要光喊创新,炒新概念,我们现在生产的很多产品,要是品质改善一点,提升一点,就有巨大的市场。”周其仁说:“多年出口导向带来一个后遗症,当年国家缺外汇嘛,好东西先出口创汇,导致一个滞后的观念,似乎国内的需求可以只讲廉价、不求品质。”
“问题是现在的市场对品质出价了,现有产品的品质满足不了内需,你知道现在多大鸿沟?看看国外代购、海淘流行、进口消费品猛增就可以明白,那些东西我们都不会造吗?大部分都会造,就是品质上差那么一点点,这一点点在现在的市场看来就差大了。中国人到日本,不光买马桶盖,连‘白色恋人饼干’都每人限购5盒,真够难为情的;我去北京新光天地的地下超市,国内中高收入家庭的食品消费动向,好家伙,90%以上是进口货,阿根廷的水果、德国的猪肉,应有尽有,再不发动一场提升品质的革命,中国的过剩产能将越来越多。”
周其仁说,中国消费品市场正面临一场“品质革命”,谁带这个头,谁就能上去。“中国光中产阶级就上几亿人了,而据我观察,我们都低估了中国消费者对品质的要求,有一行算一行。”
“小米手机的成功有历史意义,它给整个中国制造发出信号,真材实料造好东西,市场会认账。其实小米首先不是什么互联网思维,雷军第一个目标学谁?他说是同仁堂,就是真材实料不欺客,舍得用好东西做好产品。中国制造业杀价杀了多少年,甚至不惜降质来降价,这条路走到头了,接下来看,反着走可能杀出一条路来。”
“我最近也研究演出市场,前几天朋友拉我去看波兰名导演的话剧《伐木》,那个名导演的特点是‘没有时间观念’,最长一个剧据说要连看三个晚上。《伐木》那个剧五小时,我说我就一个下乡知青,能欣赏五个小时吗?最后,真看五个小时,还是翻译作品,似乎语言不通也没大关系,剧终时满满一场人都没走。魔力在什么地方?匠心独具,认真打磨。”
“当然”,周其仁说:“下决心做好产品品质对我们产业界是很大的挑战,还不仅是成本问题,你的队伍、员工、产品标准、生产流程、企业文化,做惯了廉价品就走上一条道,要扳过来非常困难,所以死后重生也是一个办法,否则可能改不动它。”
中国消费者除了开始对品质敏感,还对时间开始敏感。
“再看服务的便利性,长时间以来中国人对便利不便利似乎不敏感,其实是因为穷,大家的时间成本低。收入急速提高,中国人的时间成本也快速上升,尤其是服务业,不光是有没有,还要问便利不便利?能不能更便利一点?从这点衡量,差远啦。”
对时间成本最在意的企业家是乔布斯。周其仁读乔布斯传,看到这位苹果老总走进一位研发工程师的办公室,抱怨苹果机的开机时间太长了。工程师不明白那又怎么样。乔布斯换了种说法:“如果能救人一命,你愿意想办法让启动时间缩短10秒钟吗?”接着,乔布斯走到一块白板前演示,如果有500万人使用Mac,每天开机多用10秒,加起来每年要浪费大约3亿分钟,3亿分钟相当于至少100个人的终身寿命。工程师懂了,几周过后,Mac的开启时间缩短了28秒。
世上万物,时间最贵。可有多少企业老总象乔布斯那样挖空心思替顾客节约时间?
“尤其是中国的中产阶级,时间成本提高非常快,我们的服务跟得上吗?”周其仁说:“所以中国不光产品品质滞后于国内需求,服务的便利性更是严重滞后于国内时间成本上升的速度。为什么微信受欢迎?便利啊!90岁老太太也很快会用。淘宝、支付宝为什么受欢迎?手机上点几下就完成购物、转帐,再也不用去人挤人排长队。所以我以为便利革命,方兴未艾。
“别说什么过剩产能,实际情况是有的是仗可以打,关键是认准了没认准,铁了心吃了秤砣没有。”
2016年,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将大变!
来源: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ID:jiangchao8848)
演讲:姜超
整理:王丹、梁中华、秦泰等(内容有删减)
未来,应该不光是要看赚钱的机会,还要留意一下风险。我们明年一定要降低预期收益率,去赚该赚的钱。如果调低了预期收益率,是可以实现的,可能发现你反而是跑的最快的。——姜超
今天很荣幸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对明年市场的展望,我用四个字——慢就是快——作为题目。
今年其实不是那么太平,很多人确实很风光,天天在天上飞,但是到后来不能落地。所以其实有时候慢一点也挺好的,因为飞得低一点至少掉下来不会摔死,平安是福!
我们对明年市场的一点体会就是,在过去几年大家赚钱赚得很快乐,因为过去我们是连续两年的大牛市,无论债市股市,但是我总觉得不太正常,因为反问我们赚的钱是谁的钱?金融资产最终来自于实体经济,但是实体目前还是看不到好的希望,如果实体都不好,大家赚这么多钱本身就不太正常!
因此我们看未来,应该不光是要看赚钱的机会,还要留意一下风险。我们认为明年一定要降低预期收益率,去赚该赚的钱。如果调低了预期收益率,是可以实现的,可能发现你反而是跑的最快的,这是我们对明年很大的一个体会。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通过价格去保护我们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但这里面行政干预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的粮价比国际要高,用这种行政保护大家拼命生产,同时国外的粮价便宜又拼命地进口。今年粮食收购价随之开始下调了。粮价下调,明年的物价肯定起不来了,我们预测明年CPI是1%。从物价来看,目前利率水平1.5%还是有下调空间的,这是第一个,我们对物价不担心了。
另外一个是我们对汇率的担心。但我们发现需要出去看一下再来看我们这个市场,在这市场里我们很担心,但是出去看以后发现并不是我们不好而是全世界都不好。汇率方面,大家都在对美元贬值,我们承认美国是最好的。但把美国拿掉以后,看一下我们对美元的贬值幅度,其实我们是最少的之一。
我们认为明年的宽松的节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果大家回顾一下在过去的两年,会发现从14年年初到现在,只需要做一个动作,就是买、买、买,只要买了以后不动,就是最好的策略,包括股灾以后如是,你持有不动你发现又回来了,也就是说其实过去几年大家有很多担心,比如说担心物价会反弹、人民币会贬值、美国要加息,后来都是虚惊一场。
但是明年它要来真的了。
第一个,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确实有贬值压力。我们的汇率在14年以前很坚挺,因为当时美国宽松,我们和美国的利差是扩大的,那为什么在今年的8月份一定要对美元贬值,因为我们和美国的利差缩窄,缩窄以后就有贬值压力。所以央行可以把它延迟,但不可能永远把它消除。由于美国要加息,我们还要降息,所以我们对美元的贬值压力是客观存在的。
如果美国要加息,那我们认为必须小心这个风险。因为从全球来看,新兴市场已经都跌回来了,只有A股还在自娱自乐!我们的A股它比较奇妙,因为我们是个散户为主的市场,很多时候是情绪驱动的。我们只要是图形好看的时候,一切都是好消息;只要是图形不好了,一切都是坏消息。
在过去美国每一次开始加息周期,必然会有人要遭殃,没有一次例外。美国在80年代以后有过4次加息周期、就引爆了4次危机,80年代初加息拉美爆了,80年代末加息日本爆了,90年代加息东南亚爆了,2000年以后加息美国自己爆了。原因在于美国是全球的一个水龙头,如果这个水龙头关掉了,别人可以灌一点点水,但是比不上他,因为他占50%以上。美国加息一定是一个坏消息,对股市是一个不利影响。
另外,它对债市也是不利影响。所以明年美国加息的次数很重要,大家都很怕。假如按照目前市场的预期,美国明年加息只有两到三次,那么明年市场还是有机会的;但假如根据高盛的预测,明年美国加息四次,这会是比较极端的,到时候的情况将会是每隔三个月加一次,在避开前面一个月和后面一个月之后,中间只有一个月时间,就很难愉快的玩耍了。所以明年宽松的节奏会很复杂,美国的每一次加息都会对心理造成干扰。
还有一个风险我们叫信用风险。
这个信用风险我们说其实大家以前也见过很多次,但从来没有像今年这么紧张过,而且我们说这个问题央行很难化解,你可以放水,但水流不过去,因为它属于一个结构性问题,那么这个风险明年一定要高度关注。
所以我们说明年的风险要比今年要复杂的多。今年是你根本不用管,没有风险。过去几年大家只用管赚钱就够了,以后是你要发现你要担心了,美国加息你得担心一下,然后我们汇率贬值你得操心一下,万一哪个行业出事了你得操心一下,你发现要操的心太多了。那这个时候你发现其实赚钱已经不是第一位重要的了,第一位重要的是你不要亏钱,一定要防犯所谓的风险。
这其实也是今年股灾的一个重要教训,有时候会买不算本事,会卖才算本事。所以我们说明年其实不容易。所以这个是我们做的一个总结。我们说明年宽松还是有空间,但是可能赚钱的这个难度它会大很多。
我个人对买什么资产没有偏见,但是对过去两年资本市场的超高回报心存疑虑。
我们要理解未来到底该赚什么钱。我们做了一个回顾,看过去的一百年,美国是最好的,美股的平均回报率,不算股息的话,每年只有6%,跟GDP的增速是一样的。我们中国的过去10年,从05年开始算,因为目前很多的垃圾行业当时也是明星行业,股市回报率每年14%,GDP增速也是14%,也是一样的。日本股市过去20年完全没增长,GDP也没增长。也就是说从长期来看,金融资产它不可能脱离实体太多,跟实体的回报率是一样的。举个例子,巴菲特,他每年的回报率只有百分之十几,却成为全球首富了,也就是说其实我们的金融资产的长期回报率只能够来源于经济增长,而不可能脱离太多。
这里给我们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凭什么我们赚这么多钱?
过去两年大家都在赚钱,但经济已经下来了。我们只有一个结论,我们赚的是央行的钱,赚的是韭菜的钱。问题是央行宽松的空间越来越小,韭菜越来越少,所以还是老老实实赚我们该赚的钱,未来一定要把我们的盈利预期调到跟经济增速一样的位置。
我这里认为明年,对债券来讲你加杠杆也不能太大,你赚个5%-6%,就非常不错了。做股票的如果预期收益在10%-20%,你买蓝筹或者跌到合理估值的成长股,应该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你的预期收益是在50%-100%,你可能是给别人接盘了,就是那根韭菜了。
所以我认为明年可能整个所谓的风格,都要变,就是说过去的跑得快变成跑得慢、跑的稳,这样的话明年到年底来回顾可能是更有个交代,我们也是预祝大家明年的投资有所收获,谢谢大家。
2016年,机会在这里
来源:博闻财经(tttmoney)
作者:刘晓博
1、2016年中国投资领域最大的事件是IPO注册制改革的推出,时间或在3月。证监会将循着“先放开节奏,再放开价格”的路线,逐步将股票发行上市的权力,交还给市场和企业。中国股市史无前例的大扩容时代即将到来,整个过渡期可能长达一两年。
2、2016年的A股比2015年还难炒:上半年,政策基本上可以左右股市的走势;下半年,随着扩容的加速,市场力量的影响会加大。高点会在上半年出现,随后逐波走低,市场估值将从“审批制时代”迈入“注册制时代”。创业板风险极大,相当一批公司的股票价格会腰斩,甚至打一折、两折!
3、从二级市场看,中国股市最大的投资机会在港股。目前港股不仅是中国股市的价值洼地,也是全球股市的价值洼地,大概只有俄国、埃及等少数股市比港股更便宜。
4、人民币汇率会在2016年9月30日(纳入SDR货币篮子的过渡期)之前对美元有所贬值,因为中美处于不同的经济周期,强行维持人民币汇率代价极大,也是对制造业的不公平。贬值幅度或在10%以内。
5、上半年,央行会继续降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将低于CPI同比涨幅,同业拆借的隔夜利率会逼近CPI,甚至低于CPI。无风险利率继续走低,推动资产价格走高。
6、央行会有6次左右的降准,M2增速有可能突破14%,达到近几年的新高。这意味着流动性宽裕,对楼市和股市都构成利好。
7、由于深沪股市IPO注册制的落地,以及上海股市“新兴产业板”的启动,再加上市场分层给“新三板”带来的活力,此前市场普遍预测的中国创投的冬天,很难在2016年出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可能继续升温。
8、P2P和民间借贷将出现更多“跑路”的现象,但真正的大崩溃或许不会出现,因为流动性太宽裕了。
9、大宗商品价格,有很大几率在2016年见底。
10、国家拯救楼市或有更加激进的政策出台,比如个税抵扣、政府采购积压商品房等,将有更多城市的楼市出现回暖迹象,一线城市、强二线城市房价继续上涨。
11、对于普通人来说,2016年是投资非常困难的一年,被人“薅羊毛”的几率很大。尤其是股市,充满了诱惑,也充满了陷阱。如果实在没有去处,建议关注“有明显人口增量的强二线城市”中心区的普通住宅,比如南京、长沙、郑州。作为一线城市的价值洼地,广州楼市也有补涨的可能。当然了,北、上、深的房价仍然可以长期看好。
12、如果你有能力,当然要配置一些境外资产,无论是抄底欧洲、还是追涨美国,都比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好。
声明: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