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15 年 8 月 11 日以来,人民币汇率成为境内外金融市场最为受瞩目的话题,汇率之热上升到从未之有高度。一时间,举国皆议、全民皆“汇”,政府高官、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市井百姓,不一而足。811 开始,我们都是“汇民”了。
自 2015 年 8 月 11 日以来,人民币汇率成为境内外金融市场最为受瞩目的话题,汇率之热上升到从未之有高度。一时间,举国皆议、全民皆“汇”,政府高官、专家学者、专业人士、市井百姓,不一而足。811 开始,我们都是“汇民”了。
以下是 2010 年至今 CNY 与 CNH 市场即期价格的走势图,图中所圈的两部分是笔者记忆中称得上投机力量影响市场情绪的案例也就这两次,前者是个没啥影响的全本,但 811 之后这一次明显远远超出上一次,够得上十足真金。
扭曲的扩散机制,目的与途径。安全起见,以下内容纯属杜撰,切勿对号入座。事后,一个当时处在事件中心的朋友聊起此事,原来如此。
案例回顾
一家大型跨国公司在市场上对此前的保值交易进行 UNWIND,即把远期卖出美元/CNH 的交易买回来了,金额在 10 亿美元左右,那时候 CNH市场流动性很差,这个数字确实严重影响了市场供求关系,活活把市场买空了,怎么办,抬价呗,还没有?继续抬。但旁观的市场参与者要问啊,至少当时给跨国公司报价的金融机构在市场上询价时他的交易对手会这么问的。
“您自营啊?还是代客啊?”(这话是金融市场销售人员的标准行业用语,因为回头找本行交易员询价时也会被问,碰见脾气不好的 Trader,不说清楚会被骂的。)但是,专业机构里是不能披露客户信息的。所以,改造一下沟通吧。
“客户为什么 UNWIND(平仓)?”
“估计是投了资之后看前景不好改主意了吧。”(内心独白:这只是我的猜测,没泄露客户信息,最近媒体上都这么说。)
本港金融市场的江湖规矩是,跟着大 FLOW 走,谁能把市场说明白、谁能给客户解惑、提交挣钱的策略谁 NB。以上对话只是一个回合的沟通,现实中,类似的沟通一定伴随着大量的问候、八卦等信息一波一波的扩散,引力波效应如是。市场情绪逐渐形成了一个共识:得买啊!!!
好了,故事至此,大家都没看到有人主观刻意引导舆论、进而影响市场情绪是吧?是的,因为咱们无法钻到人家心里去看啊(钻椰子是刑事罪)。
但是,如果我已经买了一个 USD/CNH 头寸,而别人来问我时,我会怎么说呢?潜意识里,合规部门的要求、江湖形象都会一闪而过,老子拿的头寸就是希望它涨啊,所以咱们照着涨的路子聊,我的市场地位比你高、头寸比你大、信息比你多,我都这么说了你还好意思不跟吗?跟了?那我想想怎么比你跑得早、跑的快吧。关键是,央妈怎么一直无动于衷呢?好吧,咱们自力更生!
从此,口口相传,心手相连。从买盘聚集到卖盘竞相出逃。一个月之内,几家欢喜几家愁。
以上是一个市场参与者的交易行为和市场情绪相互作用的案例,从结果来看,波澜不惊,影响扩散程度有限,但其过程显示出参与者的心态及其影响作用。
说到这里,终于要引出本文的一个观点,也肯定是最招议、甚至是招骂的梗,“投机力量”。在笔者看来,严格意义上说,投机力量并不是一个资质性的概念,更多的是一种状态,一种希望借助市场趋势获利的心态,在特定条件下,这种状态会形成一定的利益群体,由起初的借助趋势获利转向引导甚或于建立某种趋势获利。
2015 年 811 汇改
-
认识阶段
811 之后,大量的分析师、经济学家蜂拥而出,从理论和实践多角度解读和分析了境内外外汇市场的体系、811 汇改的目的和影响、SDR 的影响、对资产价格的影响、对中国经济改革、金融改革乃至人民币国际化的影响,客观的说,无论观点结论如何,这一阶段的认识与分析快速使业界(非外汇专业)和民间具备了在接近的专业水平上认知和分析的知识基础。
而在交易行为方面,实需保值交易(含去美元负债化的交易)、恐慌性民间购汇交易、跨境套利交易和境内银行间市场的短线交易者构成了境内市场四类最主要的参与诉求;在 CNH 市场也存在类似的分类,区别在于保值队伍中还包括 TRF 头寸的玩家,以及更多的、更强大的短线趋势参与者,请注意是专业参与者。
比较 CNY 和 CNH 市场,仅就参与者而论,CNY 的交易绝大多数多以实需为主,客户BASE 巨大,而且众多的使用 5 万美元购汇待命者处在已下手和在途两种状态;反观 CNH市场,机构专业参与者占主流,对金融工具使用的成熟程度、信息的获得及话语权都远超 CNY 市场。
这样就形成了一种比较特殊的局面,市场的参与者的在信息和头寸的不对称形成了共振和相互强化的效果。简而言之,CNY 和 CNH 市场呈现出攀比式的贬值,CNY 市场由于有央行的管理,态势相对弱于 CNH。9 月中上旬,疑似央行大规模干预同时出现在CNY 和 CNH 市场,价格水平快速回落。
就此结果而言,两地市场参与者感受迥异,CNY 市场的参与者惊魂稍定,总算能冷静的考虑一下该如何调整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或者赶紧寻亲访友探求是否还有额度可借,更多的则是恐慌性怀疑稍显平复。而对于 CNH 市场则明显不同,由于专业参与者占据垄断地位,短线交易、即赌人民币快速大幅贬值者占多,疑似央行干预使其在811 之后建立的人民币空头蒙受损失,堪称痛伤。
-
影响阶段
接下来看趋于平静的市场在人民币加入 SDR 的走势,入篮后 CNY 和 CNH 继续上扬,CNY于 2015 年底前收于 6.50 水平之下,事后来看,从周行长访谈中找到的痕迹是“海绵盾牌、攻防有度”,而在 2016 年伊始之际,人民币在 CNY 和 CNH 市场均呈现出快速走软的短线趋势,在此阶段,新的年度个人购汇需求、此前央行干预力度的调整均为短线趋势交易带来了重要交易窗口机遇,快速推高即期价格,并寄希望于央行的彻底退让,重演类似的国际上央行让步于投机力量、造成人民币汇率快速大幅走软就成为投机力量最希望看到的情景。这里需要提示的是,早在 2015 年底之前,中国央行已经采取一系列措施平抑市场异常波动,特别是针对CNH市场人民币资金供求等关键要素均采取了抑制短线过度投机的举措。
其中的效果之一就是 CNH 市场拆借利息高企,短线趋势交易者如果不能快速获利了结将面临高昂的资金成本。
在此期间,所有关注的焦点都高度聚焦于央行干预是否将再次出现,而舆论层面,众多学者和市场参与者多方质疑 811 汇改的目的和管理效果,主要的观点在于人民币需要大幅贬值、而且需要一步到位、央行的干预将受制于储备下降至超过安全水平、央行应与市场加强沟通(如管理目标等)、汇贬股崩、资本外逃等观点甚嚣尘上。与此同时,受此影响的民众心态也呈现偏于极端的扭曲,没人愿意相信理性分析,逆反心理占据了判断分析的主流:你说什么我就不信什么,逃学的孩子更酷,至于酷了之后怎么办,我还年轻我怕谁?!选择性接受信息,忽略基本事实,宁肯犯错,不能错过。
本文无意以阴谋论视角分析评判,因为主观因素难以用客观事实来评判,但如本文开篇所言,立场决定观点,即便是提出观点的初衷确实是理性分析、论证都将是有利于市场发展的探索,但是,揣着人民币空头头寸、动辄以“家国情怀”的高度,从市场化改革不能倒退的角度论证央行不应干预的利益群体,其意图明显是图利的,否则如何会出现在 CNH 触及高点后高朋满座、推杯换盏、弹冠相庆的情景?难道是为了庆祝人民币外汇市场的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
然而,幸福和快乐总是短暂的。怎么老是那么短暂呢?但谁让咱们是短线交易者呢。
CNH 市场触及 6.70 水平的低位后,快速上行,不断破位,资金成本没赚回来不说,输的真是无人欢喜只忧愁。好吧,CNH 不行了,咱们还有后招,找港币去、找恒指去,好歹也要把 CNH 的损失扳回来一些。这回编什么呢?FED 加息,HKMA 没跟进,恒指受 A 股带动下挫,这个容易信,就来这个了;顺便再来个联系汇率脱钩的冷饭热炒,这个信的人不多,但有人说就有人信,都得过年啊。
疯狂到灭亡只在一念之间、一步之间。赌呗。——作为专业人员,愿赌服输,那是规矩,但别把老百姓拉下水啊,当然,如果老百姓不下场排队购汇,这个策略如何能够奏效呢?
在此特别说明,本文无意对很多分析文章的主观目的做出道德判,言行之辩,论迹不论心,就事论事,而已。
本人深思一个春节,决定说出这洋洋洒洒的一席话,不用打听哥是谁,谁永远是传说。
哥儿几个春节吃饭,说到股民、汇民都一个样,蠢到极纯也令人心痛,有人建议:应该给中国的股民汇民们建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正是因为有这群基数庞大的无名英雄们,专业人士才可能赚到钱。真所谓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