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目睹过太多的血腥传奇,我们看到太多的公司一夜崛起,攻城略地好不痛快,所谓的商业道德、公共责任都成为利益的“祭品”。
文:李叶平;文章来源:闲听花开
(接上)《大败局Ⅰ、Ⅱ》读后(上):商业终归是一场有节制的游戏
尊重对手比制服对手更重要
学会尊重对手,是中国企业家亟待补上的一课。
百事可乐最大的成功是找到了一个成功的对手。好朋友难找,而好对手似乎更难寻。尊重你的对手——如果是一个好的对手,你更要珍惜它,甚至热爱它。在某种意义上,永远不要试着去消灭你的对手,有时候更要乐于看到对手的强盛。而对于中国企业家来说,什么时候学会了尊重对手和按牌理出牌,学会了选择和研究对手,学会了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看待中国的产业进步和产品竞争,这才是真正地走进了现代经济的殿堂。(《大败局Ⅰ·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P206)这话,非常深刻。
吴晓波认为,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似乎有“道德分裂”的病症——他们往往是旧体制的冲决者,他们对社会的进步、民族的复兴有着一份十分纯朴的信念和责任感。可是,在具体的经营活动中,他们则又往往是经济秩序的破坏者,是完全忘却了哪怕是最起码的品格道德的功利主义者。(《大败局Ⅰ·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P189)在这样的情况下,尊重对手估计是很难做得到的。因为他们连最起码的品格道德都没有,成了彻头彻尾的功利追逐者。所以有些企业家在竞争的时候,就会无所不用其极,苍狼般的虐杀,令人毛骨悚然。而这种急躁、功利、凶猛决然、见到猎物就上、从不顾及生态的“狼文化”,据说正被很多中国企业家奉为“图腾”。吴晓波慨叹:在过去的20多年里,我们目睹过太多的血腥传奇,我们看到太多的公司一夜崛起,攻城略地好不痛快,所谓的商业道德、公共责任都成为利益的“祭品”。我们看到太多的产业在最短的时间里被砍杀成一片焦土,以狼为荣的中国企业家们正把任何一个可能的领域都变成价格战的“红海”(《大败局Ⅰ·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P203)……这是相当恐怖的一件事情。
当然,这应该不会是一种常态,但这似乎是中国企业发展史不绕不过去的一个篇章。但随着市场经济越趋成熟悉,企业发展越趋健康,这种苍狼式的、野蛮血腥的拼杀,最终会消失殆尽。正如李焜耀在一篇文章中说的:“苍狼最终在历史上的下场都是会消失的……只有懂得生活文明的人类,用更文明的手段、更有文化的思考、更具有历史观的企业经营模式,才有条件继续生存下来。”由此而引申为一个更加深层次的命题,那就是如何构建一个成熟健康的竞争生态圈。
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竞争生态圈
一个企业的成长,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正如人的生活一样,回避也逃离不了周遭的环境。生存,是离不开竞争的,无论善意的竞争,还是恶意的竞争。在《大败局》的案例中,我们看到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所施展的浑身“竞争”解数:秦池不计成本的中央电视台标王之争、三株的“人海战术”和“地毯式广告”、爱多的“轰炸式广告”投入、太阳神150万元的天价广告宣传片、亚细亚的市场CI形象策划、三九的出租车顶箱广告和明星代言广告……招式各异,千奇百怪,创意无限。但在刀光剑影之间,总会有血肉横飞。他们在攻城略地时候,恐怕一心只想着“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遇鬼弑鬼、见佛杀佛”,无所不用其极,“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也在所不辞。“他们对民众智商极度蔑视,在营销和推广上无不夸大其词,随心所欲,他们对市场游戏规则十分漠然,对待竞争对手冷酷无情,兵行诡异。”(《大败局Ⅰ·初版序言P005)这样的一个竞争生态圈,始终是恶性的。
吴晓波认为,“一个成熟的、健康的竞争生态圈,不是简单地在政府提供的若干条法律法规的框架内追求利益,它更应该体现为法律与道义传统、社会行为规范的整体和谐。”(《大败局Ⅰ·初版序言P006)这样的一个竞争生态圈,是动态平衡的,有冲突是正常的,但不至于是灭绝性的围剿。从更加深的层次来说,在这样一个竞争生态圈里,每一个个体——企业以及企业家,他们都应该是恪守职业精神的,遵循市场规律的,遵守社会道德秩序的。
当然,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诚信。2000年2月美国人托马斯·斯坦利出版了《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对美国1300位百万富翁进行了调查。在谈到为什么能够成功时,受调查者竟没有一位归结于“才华”,而最普遍的一个回答是: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和有贤内助。诚实被摆在了第一位。这里的诚实,似乎并非指某个人的禀性,而更在于一个企业或团队的共同的素质,一种生存的基因。(《大败局Ⅰ·三株:“帝国”为何如此脆弱》P194)
书中有一个关于诚信的深刻例子:德隆的唐万新在27岁时突然时来运转,他办的一家电脑经营公司,靠代理四通打印机在新疆一些大油田的业务上居然一口气赚了150万元。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一一上门把欠债还清,并还上一笔利息。唐万新在商业上的信誉由此得以建立,好些债主后来都成了他的部下。(《大败局Ⅱ·德隆:金融恐龙的宿命》P069)
诚信是基础,敢于直面问题并预见最坏的后果,是令人信服的前提。作为一个投资者,投入自然追求产出,但是能够明确知道风险所在,就有了安全感。而这种安全感将作为另一种无形资产的投入——对所投企业的信任,这比什么都重要。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