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梁瑞安  上海砥俊资产总经理


导读:

作者的话:

2001年始进入股市,懵懵懂懂不得要领。2002年北大毕业后误入“期”途,十几年期货生涯,从迷茫、顿悟到势如破竹,小有成绩。2006年开始接触价值投资思想,感觉与商品供需理论一脉相承,2009年在股市中实践价值投资,首战告捷。2015年底,基于多年对商品供需的理解,坚定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判断,决定换个“牧场”,淡出期货,把主要精力投入股市,抓住中国崛起的时代机遇。

    

从2012年开始,坚持写交易随笔,记录激情燃烧岁月的交易心得,在前行中总结,在总结中前行。近两年视野拓展到股市及其他投资领域,加深了对投资本质的理解。从商品供需理论到股票价值投资,摸索着总结自己在投资道路上的心得。

    

我的投资生涯成长于商品市场,多年对商品供需理解已经深入骨髓,当我从供需的视角切入股票价值投资后,发现了更确定的投资机会和更大的市场空间。投资之路漫漫,我们永远在路上,未来继续以供需为主线,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价值投资之路!


| 2017-1-3

飘飘然

玩期货可以重仓干,但不宜连续重仓干。值得重仓干的机会往往很少,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耐心等待。重仓干获暴利后,往往会心气高、飘飘然,想一举拿下好几座山头,这样的想法往往很危险,轻则丢掉上次的胜利果实,重则牺牲挂彩,本人已领教多次,刻骨铭心! 


| 2017-1-3

鳄鱼

期货如何重仓干的问题,实践了五年,思考了五年。整个过程也许用鳄鱼捕食来比喻比较恰当,不但要精准的预判、耐心的等待、果断的出击,还要闪电式的结束战斗,无论是否得手。多数人前面三点做得很好,但收尾不够利索,拖泥带水,利润回吐较大。重视风险收益比,会让你撤退得更果断些。


| 2017-1-6

影像

一个公司的价值由未来自由现金流以及资金成本决定,如果上帝可以告诉大家这些未来数据,那么马上可以轻松计算出一个恒定的公司价值。然而,假设不成立,大家都无法精确知道这些未来数据,只能靠历史数据和较短的预测数据做出判断,交易的股价其实是我们通过透镜看到的“公司价值”,是公司价值的一个虚幻影像。牛市中大家往往是拿凸透镜看公司价值,熊市中则拿凹透镜看,前者放大,后者缩小,都很失真。价值投资者必须拿掉透镜去研究公司的价值。


| 2017-1-17

经验

和某大佬深入交流了几小时期货经验,受益匪浅,总结起来有如下几点:


第一、小钱要猛干,大钱要稳、要分散投资,一直高杠杆做,总有一天会赔光;


第二、获暴利后要守得住,收益曲线要有夯实平台、整固的过程,之后再伺机进攻;


第三、非常注重风险收益比,进场条件可以说非常苛刻,不满足就放弃;


第四、只拿可支配现金的10%以内去搏。第五、非常专注,心无旁骛。


| 2017-1-23

机会成本

玩期货十几年,从没考虑过机会成本的问题。自从去年把战线拓展到股市之后,不得不深入思考这个问题。期货是每年平均亏15%左右的负和博弈,而茅台未来三年保守每年会涨15%,里外里就是30%的差距,所以玩期货的机会成本非常高,发挥稍差点就跑不赢茅台。展望未来三年,无论公募还是私募,能跑赢茅台的估计大概率不超过10%。


| 2017-1-30

唯一

选择公司,我喜欢它的产品(服务)要么唯一要么第一的,其它的基本不敢碰。


| 2017-2-10

传说

长期看,玩期货盈利的人数占比估计不足2%,在这群人中,判断的准确率估计不相上下,能拉开差距的唯有通过对杠杆的灵活运用。谁在看对时,狠狠下了重仓,谁就马上上一个台阶。连续几年搞对的实属凤毛麟角,自然就成为了期货江湖的传说。 


| 2017-2-16

频道

做投资和做分析的人士确实差异很大,前者目标很明确——赚钱;后者的目标是很多样的——工资、奖金、名誉、地位。目标不一样,追求也不一样,所以,听分析师发言经常发现不在一个频道上! 


| 2017-2-17

一路走来

说起股票操作,百感交集。2001年,初次做股票,没玩几个月,就把钱100%押在“北方五环”这只体育用品股上,赌申奥成功,14元多买的,市盈率似乎是一两百倍,申奥成功后,好像吃了三跌停,我想总能扛回来,结果这个股跌了一两年,变ST,变PT,股价蒸发到1毛多,后来似乎只能去光大银行才能交易了,一怒之下,账户就不要了,再也没看过。从这次失败学到:


1、什么叫利多出尽;


2、何为市盈率;


3、什么叫ST、PT。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之后五年没摸过股票。2007年2月,听说牛市来了,开户,干,买招行、万科,翻了一两倍,可惜自己看一万点,2008年金融危机,3200点时账户似乎没盈利了,心一狠,全平仓,买了人生中第一辆小车子。


从这次学到,牛市如果不平仓,牛市其实跟你没关系。2015年6月16日股指全平仓休息半年,就是从上次教训悟出的“走为上计”。


2008年金融危机,学懂一句话:“危机时应该买优质资产!”当年底,就把自己的所有人民币买了一个茅台,90多元成本,持有到2012年4月全卖光,大概是228元出手。之后塑化剂、反腐利空没碰上,纯属运气。卖了茅台,专心炒期货,轰轰烈烈干了三年,发现这玩意来钱快,但也惊心动魄。


2014年秋,听了两个大腕说股市牛市要来,一拍脑袋就浮盈加仓干了股指,一路只加不平,6月16日全清。


歇了半年,2016年1月开始一路买茅台,买了整整一年,指望持有三五年。洋洋洒洒,流水账记录一下自己的股票成长史。只想说,价投之路都是从失败经历中逼出来的,现在接触每个新的股票我都担心会踩地雷,所以才集中投资!茅台,确实是一只很喜庆的心仪股票,希望可以给价投爱好者带来好运!


| 2017-2-17

关系

三句话总结一下股票价值投资与长期持有的关系:价值投资不等于长期持有;价值投资必须做好长期持有的准备;如果遇到疯狂牛市,估值异常高时,应该清仓卖出,不必再长期持有,价值投资提前完美收官。所以,可在市场低迷时买进心仪价值股,无论有没有牛市,作好长期持有的准备,没准过几年市场发疯时可以一把卖掉哦——大牛市是价值投资者的意外收获!


| 2017-2-26

战略

玩股票与炒期货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对我来说,玩股票就是选择几家很赚钱的上市公司,以合适价格买入并长期持有,让他们慢慢给我赚钱;炒期货则是百分百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体力去赚钱。前者主要靠见识和眼光,后者还得靠体力,所以炒期货更辛苦。缩期货,拓股票,是未来几年的主要战略。 


| 2017-3-5

理论

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学的金融教授研究的东西都那么理论,以至于有点脱离了现实,但仍然有人乐此不疲的研究下去?如果为了研究而研究,那还说得过去。如果为了应用,似乎偏了!强烈建议大学里开设“价值投资”这门课! 


| 2017-3-5

复杂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因为相信有效市场假说,玩统计套利,巨亏而破产。十几年前我也做统计套利,爆仓了。结论:市场是复杂的,不能用太单纯太幼稚太完美的金融理论去“坚守”! 


| 2017-3-6

有效

金融学家干的活就是假设市场有效,一步一步推导出基金经理的业绩难以优于大盘;基金经理的工作,认为市场远未达到有效地步,通过努力仍可以获得超额收益。 


| 2017-3-14

时代

投资就是投时代,一定得清晰把握时代的大趋势,找到大浪淘沙之后的永不褪色的金子。 


| 2017-3-20

区分

没必要区分价值与成长,思考未来价值与当前价值之差即可


| 2017-3-21

下狠手

分散化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看准时得下狠手! 


| 2017-3-29

上瘾

从茅台和网易看,能让人上瘾的产品容易出大牛股,长期持有这样的股票获利不亚于毒品哦。


| 2017-3-30

伪成长

没壁垒的成长确实是伪成长! 


| 2017-3-30

价值

个人认为,最近一年多价值白马股领跑的主要原因是网下打新股政策导致的,门槛从一两千万一路提高到五六千万,大资金和机构在大盘不太看好情况下只敢配价值白马股,导致这些股价涨得比业绩快。其实,30-50倍市盈率的已经没啥再买入的价值了。 


| 2017-4-13

护城河

网宿科技,是一部分人成功的案例,也是一部分人失败的案例,泾渭如此分明!投资无护城河的技术型公司,成败取决于择时。 


| 2017-4-16

隐藏

贵州茅台的年报出来,愣一看利润增速,貌似让人失望,然而,A股市场的投资者越来越成熟,大家看财报也是像财务侦探一样,从多个角度就能把隐藏的利润扒拉出来。一个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太计较一两年的业绩,而是关心这个公司未来几十年的现金流是否令人惊喜。如果仅盯着公司一两年的业绩去炒股,就像开泰坦尼克号仅盯着漆黑海平面之上的冰山一角一样,早晚会沉船。


| 2017-4-16

深度

纵观过去一二十年A股市场,大牛市都是在搏傻,熊市和猪市都是PK思考的深度! 


| 2017-4-17

奇葩

天平两端是供需,游码是价格,当供需不平衡时,只能通过调节价格使之平衡。人为“控制”价格,就得人为抑制需求,劳(股)民伤财,实属奇葩的违反经济学的做法。 


| 2017-4-23

超越

股票、期货那点事儿,都离不开研究商品供需,《经济学》讲得非常简单、非常清楚了,温习一下即可。个人判断,五年内贵州茅台的市值会超越中国石油!


| 2017-4-24

写照

A股股民如果炒股亏损,绝大多数原因是买了高估值的股票,亏的钱主要是流到上市公司原始股东兜里了。所以,二级市场的股民大部分很可怜,上市公司原始股东都发财了。只有极少数精英通过高抛低吸赚钱了,通过企业成长赚钱了。还有一些人通过(内幕)消息赚钱了。这就是中国A股过去二十年的真实写照。 


| 2017-4-25

精选

做股票,靠精选个股即可,大盘不必理会。我唯一担心的是大盘的系统性风险,如2008年、2015年。总之,隔五年八年要担心一回,剩下的时间放心捏着好股即可。 


| 2017-4-25

上市

我一直在琢磨中国的贫富悬殊问题,依我看,公司上市是主要的实现方式。企业家靠企业赚不了多少钱,但是通过上市出让股份,几十倍上百倍的估值,一下子把两三辈子的钱赚到了。确实,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没办法。这恐怕是我们不成熟的资本市场特有的现象。作为二级市场的弱势群体之一,我能做的就是擦亮双眼尽量不要被坑。


| 2017-4-25

不平衡

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其实是很不平衡的,钱比资产多得多,资产严重供不应求,导致资产很贵(估值很高),玩一级市场的基本稳赚而且是暴利,炒二级市场的十有九亏。解决问题的办法除了不断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别无他法。 


| 2017-4-26

最确定

就目前价位看,茅台、老板、伟星三者比较:论品牌,茅台远胜后两者;论长跑能力,茅台也远胜后两者;论估值,略接近。所以,还是茅台最确定! 


| 2017-4-26

辉煌

一个上市公司过去几年业绩的辉煌,不代表未来几年也一定会辉煌。关键是要分析历史业绩辉煌的主要原因,看看可否持续,再找找未来五至十年有没有新的成长驱 动力。未来业绩具体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常识判断它未来五至十年成长的确定性和成长速度。


| 2017-4-27

幸福感

玩期货十五年,确实有恨又爱。抱着满腔热血做了十年也没赚到啥钱,更别谈什么实现人生价值了。坦率讲,从业第二年就后悔选错行业了,但钱亏光了不服气啊, 只能继续修炼了。这个行业成功率太低了(估计1%左右),磨砺十年才找到感觉,非常感慨。2015年年底,重新思考人生,觉得干期货太累了,而且商品期货黄金的十五年一去不复返了,决定转型做股票价值投资。十年前接触了价值投资,2009年开始小规模实践,去年大干快上,今年我负责的基金产品彻底转型—— 股票价值投资为主、期货为辅,幸福感翻了几番,未来二十年就专注于价值投资了。


| 2017-5-6

失效

供需决定价格,价格影响供需,对市场化的商品是成立的。而对处方药,估计会失效,药的消费的决定权在医院、在医生手里,如果药厂和医院环节“共谋”(体现 为高昂的销售费用),把药价定的很高,不一定会减少药的消费量哦。价格升,消费量不降,属于奇葩商品,不符合常规供需理论。看来,理论是太完美的现实的抽 象,而现实是合理的。


| 2017-5-6

更确定

无论做多商品期货,还是投资股票,两个标的相比较,只要我能确定A比B更确定,如果流动性允许,我就只买A不买B,而不是A买80%,B买20%。例如,我觉得高端白酒比牛奶股更确定,我就删了牛奶股;高端白酒茅台最强,我就不配五粮液、泸州老窖。因为我内心觉得买次优股的机会成本太大了——最优股的潜在 涨幅,所以不舍得乱花钱配次优股。如果为了分散化,可以在不同板块中配置资产。


| 2017-5-11

一瓢

投资那点事儿,宜“弱水三千 只取一瓢”,看得似懂非懂的“机会”一概剔掉,只专注于值得深入研究的标的,然后择机重仓之!



| 2017-5-12

跟对人

投资之路,对新手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可选择的“成功”路径太多太多了,一不小心就会走上一条不归路,影响一辈子的幸福。成功的捷径,不是自己瞎摸索,也不是进对公司,而是跟对人!


| 2017-5-13

相对收益

做投资十几年,从来没有相对收益的概念,作为资产管理者,跑赢大盘是必须的,否则凭什么客户把钱交给你管?如果没有绝对收益,也不能拿相对收益来挡箭牌。 更为重要的是,大盘很差时,不但要跑赢大盘,也要力争做到不亏钱,因为投资者只关心他的钱是否增值了。遇到垃圾股漫天飞舞的大牛市,价值投资者略跑输大盘,也在情理之中,不必大惊小怪,这个结果在你选择价值投资这条路的时候就定局了。


| 2017-5-13

管用

2012年之前,中国经济波动剧烈,大家看宏观炒股;2012-2015,炒经济转型,猛炒中小票;2016年,所有的招不好使了,乖乖的做价值投资。其实,过去几十年,世界范围看,价值投资天天都管用!中国人大多数不喜欢,是因为之前乱炒貌似赚钱了。


| 2017-5-17

供不应求

茅台为啥卖1299元/瓶,因为供不应求,就这个价!供需决定价格,微观经济学里面的一章讲得很明白了。举个极端例子,比如在沙漠里,大家两天没喝水了,十个人每人想买一瓶水,结果总共只有一瓶水,这瓶水成交价可以在200元,也可以在1000元,因为严重供不应求。


| 2017-5-19

垃圾

大盘98%的股票是垃圾,价值投资精选个股,然后睡大觉,不必看大盘(大盘疯涨一两倍除外,此时要收割庄稼哦)!


| 2017-5-19

非理性

大牛市是市场集体头脑发热造成的非理性行为,到时买股指比买价值股划算。根据韭菜生长周期,2015加5等于2020年,所以,2019年开始提前布局股指,持有两三年,直到韭菜基本进来为止。这个不是价值投资(分享企业成长)哦,就叫价值投资的补充,这是分享牛市盛宴最便捷的方式!


| 2017-5-22

搭配

公司治理结构好,股权激励到位,管理层利益与股东利益一致,才能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很多国企,都是管理层个人利益(显性加隐性)最大化。所以,投资组合 配置时,我倾向于国企民企搭配,个数上必须民企占绝大多数。


| 2017-5-23

状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投资就是押宝未来十年的行业状元!例如:白酒押茅台、信息押腾讯、安防押海康、保险押平安。



| 2017-5-25

供需

研究股票和商品差不多,都是用供需理论。商品,看对三至六个月即可;股票,必须思考一二十年长远的供需问题!


| 2017-5-25

最优

无论期货还是股票,我都喜欢集中投资,选了最优,必抛弃次优。要做到集中投资,其实很简单,只要不跟别人比短期业绩,不太在乎短期波动即可。  


| 2017-6-2

经营

我的选股原则其实很简单:这个企业我是否愿意经营一二十年!?如果肯定,就放进股票池,我仅交易股票池的股票!


| 2017-6-8

金子

A股的大牛市,就是刮沙尘暴,狂风起处,沙子、垃圾满天飞,大多数人看不见真正的金子;而在熊市、猪市里,风停了,尘埃落定,此时找金子更从容、更淡定!


| 2017-6-10

幸福感

玩期货,我喜欢严格筛选标的,然后择机重拳出击,这要求确定性非常高;做股票价值投资,我也基本沿用此法,因为单只重仓个股的杠杆不足原来期货重仓标的的十分之一,因此,无论股价怎么波动在心里不会有什么波澜。先做期货再做股票价值投资,有点像从泳池的深水区游到浅水区,安全感暴增,幸福感翻几番。


| 2017-6-12

传销

有些公司不断融资,和传销异曲同工:1、都有“美好”的前景;2、前面的人赚后面的人的钱;3、上了船的人都会欢呼,前景大好;4、最终会瞬间崩塌。


| 2017-6-14

雨露均沾

摸索了十几年,总结一下期货和股票的差异。期货,可暴利,难复利;股票,易复利,难暴利。期货要复利增长,只能放弃暴利,有点像买辆跑车永远开60公里/小时,浪费了。股票想暴利,就如同长跑运动员去挑战刘翔,会输得很惨。所以,个人认为二者结合的模式比较理想,可以优势互补,从而两个市场的机会都可以“雨露均沾”!


| 2017-6-17

供不应求

黄金从地里挖出来,基本不消失,如今地表库存相当于50多年产量,庞大的库存让黄金不容易涨价;小麦,当全球库存只够一周消费时,遇到供应不足,马上暴涨;茅台,和极低库存的小麦一样,遇到消费升级,未来五至十年将严重供不应求,唯有大涨,无论现货价还是股价! 


| 2017-6-21

消费升级

未来几年,A股最清晰的投资主线就是“消费升级”,谁抓住了,资产可以上一个台阶! 


2017-6-25

古董行家

众所周知,古董行业水很深,如果你是外行,在你面前摆一个古董,让你100万拿走,你第一反应肯定是不干,因为你不知道这东西的真假,更不知道它的真实价值。而在股票市场,估计大多数的人都是外行,看看股票名称、看看人气,就轻松下单买入了,幻想后面有傻瓜接盘,结果自己当傻瓜了。要想长期持续盈利,唯有像古董行家一样研究基本面,才能发现价值、鉴定价值,从而从价值与价格之差中赚钱。


| 2017-6-27

羊群效应

时代在变,人性不变,表现最为突出的要数“羊群效应”,在金融市场里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极端的羊群效应会发展成泡沫,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到2000年的美国互联网泡沫,都是经典的案例。细想一下,2013至2015年A股也催生了一轮不大不小的中小票泡沫,这两年一直是在纠错、去泡沫。在先知先觉的价值投资者带领下,中国版的漂亮50行情悄悄展开,跟风的羊群越来越庞大,目前已形成势不可挡的趋势,此时价值投资者应该多一分清醒,不能让趋势冲昏了头脑,警惕某些个股的泡沫。


| 2017-6-28

心仪

让我心仪的上市公司,无非就两类:未来几年能赚暴利的,或者未来一二十年盈利可以稳定增长的。前者一般处于行业需求的爆发期,因行业产能不足,产品(服务)供不应求,提价并放巨量,公司利润爆增,股价一两年翻几倍甚至十几倍;后者多为经过一二十年拼杀进入寡头垄断阶段的企业,品牌有溢价,毛利率、ROE不断创历史新高,该类公司确定性非常高,可重仓并长期持有。


过去五年A股的行情基本就这逻辑,2013年炒小票其实就是看中新经济企业的盈利会暴增,只不过大家用力过猛,两三年就炒出泡沫了。冷静思考后,大家抓起大盘蓝筹(第二种类型的企业)就干,马上弄出了中国版的“漂亮50”行情。风格转换,全在人心,叹为观止!


| 2017-6-30

远见

价值投资,是靠企业盈利来赚钱的股权投资方法,PK的是远见和思考的深度。许多投资者做股票其实是在炒股,把大部分聪明才智都用在判断未来一两年的形势上了,确实有点浪费。未来一两年的事情不重要,未来一二十年的事情才重要。只有开杂货店才琢磨一两年的事情,做股权投资得思考一二十年的事情。大方向对了,如何论证仅是次要矛盾。


| 2017-7-4

风险

何谓风险?这个概念一直有争议,依我看,每个人站的角度不同看法就不一样。在投资客户眼里,回撤就是风险;在日内短线客眼中,当日亏大了就是风险;而统计套利者认为价差大幅突破历史波动区间就是风险。总之,他们认为短期亏钱就是风险。


然而,价值投资者(一般都是做长期股权投资)则认为,股价短期下跌不一定是风险,而风险主要在企业经营层面,例如:产业政策突然改变、研发主管离职、产品安全事故等等。如果股价下跌不是因为经营风险所致,仅是股价的正常波动,在风控制度允许范围内并且有富余资金是可以加仓的,而不是砍仓。


| 2017-7-4

角度

投资理念决定投资时间跨度,投资时间跨度决定看问题的角度。一个企业我如果看好它未来一二十年的发展,我才会考虑以合适的价格介入这门生意。一旦买入了股票,唯有静静地看着管理层不断创造财富了,满意的话持有三五年以上,不满意只好用脚投票。 



| 2017-7-6

血液

一个企业要弄来钱,无非两招:1、卖产品(服务)赚钱;2、继续讲故事融资。如果两条路都走不通,只能债转股,但是这解决不了现金流的问题。现金流是企业的血液,失血过多就会有生命危险。 


| 2017-7-17

毁灭者

认真回想,其实A股的机会挺多,2007年的大牛市,上证指数一涨就是5倍,2015年的创业板两年半涨了约6倍,最近一年半白马股涨幅都接近翻番。赚不到钱真不能怪市场,只能怪自己水平太差。俗话说,会卖的才是师傅,一直死捏神创的,将沦为财富毁灭者! 


| 2017-7-19

好时代

这两三年,出国跑日本最多,因为带孩子玩感觉比较安全,饮食也比较喜欢,路程也近。抛开人文不谈,单谈经济,感觉日本人生活挺富足、生活质量也挺高,没有中国人为生计奔忙的感觉。观察建筑、公共基础设施,追求实用、精致,不崇尚奢华,内部结构、装修很注重细节,很宜居,中国做建筑的和设计师真的可以好好学学日本,而不是做欧式的“A货”版。


论机会,日本确实老龄化了,开出租的多数是老先生,酒店大堂的服务员很多也是老先生,都很热情,感觉很享受工作的样子。生活水平高,加上老龄化,感觉一切都是不变的。对比中国,过去二三十年确实在巨变,改革开放之前的一百年中国确实被时代耽误了,之后是触底反弹,如今也没回到均值的水平。


目前的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在进行中,消费升级刚刚起步,一切都在变,只要变化就有大机会。君不见,过去十年中国的富豪基本都是白手起家,是时代造就了他们,巨变的中国带来巨大的机会,而他们抓住了机会!而我们,生在中国,长在中国,在巨变的中国做投资,摆在我们面前的机会多多,用“遍地黄金”也不为过,真的要感谢这个时代!我经常想,中国的很多投资家,如果出生在一个非洲小国,估计也成就不了今天的大业。所以,中国的崛起才刚刚开始,未来三五十年是中国投资的好时代,想明白了,就大胆去干!


本文由期乐会(ID:qlhclub)整理编辑,收录于交易员必备资料包,欢迎作者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注明作者信息!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