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犹如一个无差别格斗的大赛场,参与者各有招数——有人偏爱价值挖掘,有人盯着K线涨跌,富国基金李元博则是一位价值趋势型选手。

“我主要聚焦TMT行业,近年开始逐渐向广义的成长股覆盖,投资上偏‘细分聚焦’与‘热点追随’相结合。定期报告可见,我的仓位一般都比较高,90%左右,基本不择时。”李元博一语道尽自己的投资风格。

富国基金官网经过托管人复核的业绩显示,截至7月8日,其目前管理的4只产品任职期间收益率均超过75%,其中富国创新科技成立以来的业绩回报高达145.50%。谈及当前市场,李元博认为短期内A股或存在回调风险,但调整之后,被动元器件、化工等一些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的细分行业性价比开始凸显。

李元博目前管理的四只产品业绩 

注:富国高新技术产业(2012年6月27日成立)2012-2019年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中证800指数收益率*80%+中债综合指数收益率*20%)分别为-2.00%(0.78%)、41.73%(-1.45%)、33.05%(40.13%)、42.53%(14.95%)、-26.03%(-10.02%)、23.28%(12.10%)、-24.40%(-21.06%)、79.82%(27.71%),2020年上半年为34.50%(3.88%);富国创新科技(2016年6月16日成立)2016-2019年度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中证TMT产业主题指数*60%+中证全债指数收益率*40%)分别为-15.10%(-1.42%)、22.97%(-3.87%)、-16.95%(-19.12%)、78.09%(34.18%),2020年上半年为46.70%(12.34%);富国科技创新(2019年5月6日成立)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5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50%)至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22.14%(8.95%),2020年上半年为37.78%(17.35%);富国科创主题3年(2019年6月11日成立)基金份额净值增长率与其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成份指数收益率*50%+中债总指数收益率*50%)至2019年12月31日分别为22.41%(14.94%),2020年上半年为40.43%(17.35%),数据来源:基金定期报告,截至2020年6月30日。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的保证。

进击的80后成长股选股猎手  

2019年以来的这一波科技股行情,让一批科技成长风格的基金经理脱颖而出,富国基金李元博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他毕业后工作于芯片巨头之一的英特尔,随后在在卖方研究所担任TMT行业研究员,2015年7月加入富国基金,目前管理富国高新技术产业、富国创新科技、富国科技创新以及富国科创主题3年共四只产品。

从业十余载,李元博从实体产业、卖方再辗转到买方的工作经历,使其投资视角更加多元化。实际上,在公募基金经理中,由实体产业转型而来的并不多见,这些有过实体经验的基金经理在跟踪行业变化上往往更为敏锐,自下而上通过具体公司发现行业投资机遇的路径使其在A股市场上“大展拳脚”。

入职富国基金的五年时间里,李元博便用业绩证明了自己的投资实力。海通证券研究所金融产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混合型基金近两年平均回报率38.24%,由李元博管理的富国创新科技尤为突出,最近两年总回报132.07%,在同期可比的463只强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第3。

除了富国创新科技取得了近两年同类前三的好成绩外,他管理时间最长的富国高新技术产业同样稳居同类前列。根据海通证券数据,截至6月30日,富国高新技术产业最近一年、最近三年、最近五年回报率分别为83.40%、100.34%、109.12%,均位居同类强股混合型基金前10%,具体排名分别为50/580、39/407、16/354。

李元博坦言,自己是个“进攻型”的基金经理。“无论是去年以来科技股的大热行情,还是在2017、2018年的白马蓝筹股行情中,我的仓位基本都在九成左右,公开披露的报告里,很少有低于85%的。他继续表示,“我整体基本不择时,会根据研究的深度来决定组合中个股仓位,长期集中持股,适度换手。”

随着实力逐渐显现,李元博也获得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拥趸,目前他所管理的资金规模已经超过百亿,但同时还能保持较好的收益,可见他是个能“玩转大资金”的高手。

虽然出身科技股投资,但他多次表示,并不会把自己的能力圈局限于此,通过构建价值趋势的投资框架,将自己的投资范围逐步向广义的成长股覆盖。观察其近年来的持仓亦可发现,其前十大重仓股中也开始逐渐出现医药、消费等其它板块的个股,且其中不乏牛股,管理规模承载能力仍有较大开拓空间。

选股注重性价比

追求相对确定性

“2015年下半年到富国基金以后,第一个接手的产品是富国高新技术,但当时在2016年表现不突出,我便对自己的投资方法开始反思。”谈及自己的投资框架构建,李元博直言,当时对历史上取得超额收益的公司做了归因分析,发现一个重要特征是盈利高增长,但到了2018年发现高增长但是现金流不好的公司跌幅比较大,又在自己的框架里面引入财务指标。多年下来,逐渐形成了一套价值和趋势结合的投研体系,这种体系需要兼顾行业景气度、财务指标和业绩增速。

“一个好的投资方法需要和时代契合。中国股市对宏观经济的映射程度较高,不同的经济环境下Beta不同。”他说道。

具体到选股上,相比于部分成长股风格基金经理更关注的市场空间,李元博表示自己更尊重基本面的变化。在他看来,上市公司的盈利状况是重中之重,其次看财务指标,再者是关注业绩增速。基于盈利出发的个股挖掘,不但能在熊市中抵御估值大幅杀跌,随着时间推移也能创造出大量的Alpha。

他用胜率与赔率的乘积来定义个股性价比。 “赔率就是你赢了你能赚多少,胜率就是赢的概率。”李元博称自己是基本面右侧型选手,“我一般不会去参与‘讲故事’的公司,要等到上市公司的业绩至少在报表上开始体现了,才会开始去买,通过业绩去保证个股的胜率,它的赔率就通过成长空间去体现。”

不过在性价比导向下,李元博并不青睐确定性过高的个股。在他看来确定性越强,需要付出的溢价就越高,这种公司赔率上就不合适。他坦言自己更喜欢相对确定性。

“譬如确定性至少有50%,然后赔率有一倍,这种公司我就很喜欢,也敢于下重手。但如果确定性90%,空间只有20%,那一般就不去参与了。”

虽然投资科技股出身,但在访谈中,笔者强烈感觉到李元博是一位对盈利极度苛求的基金经理。与其成长风格不相称的是,其持股也开始愈加稳定。不固化,不墨守陈规,懂得聆听,虚心学习,顺势而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李元博已经实现了他投资修炼的又一个进阶。

迎风起飞 不断奔跑

公司里谈起李元博,一位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勤奋、聪明、有趣、平实、有使命感”。虽然外表清秀,看起来大男孩模样,但访谈中对笔者他的初印象,是干练、专注、内心秩序感强烈。

李元博在成长股高点的时候做了基金经理,但随后几年成长股遭遇了“至暗时刻”, 创业板许多股票从高位跌幅超过80%,系统性估值杀跌,那时候他坦言很孤独,也很煎熬,用他的话说是“感觉比较失败”。每天下班后他也不回家,而是扎在办公室里复盘、看报告、研究公司。

他很少跟同业交流,也不跟别人“一窝蜂”拥上风口,在李元博看来,跟着一群人去做同样的事情,这时候反而容易栽个大跟头,保持独立思考很重要。

三年之后,他管理的基金在全市场同期同类型基金中排名前二十名,虽然过程苦不堪言, 但他说: “经过那三年之后,开始觉得自己能够很开阔地面对一切,那种锻炼和韬养对一个基金经理的心理锻炼是很重要的。无论在什么样的市场环境里,你对公司要有自己的定价观,不能跟随大流走。

如今的李元博从容了许多,而这份从容来自于他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省,吸取自己或别人失败的经验,继而再转化成精准的投资。他笑言,空闲之余喜欢看一些投资大师的访谈录,常常颇有获益。

《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红皇后曾说:在我们这个国度,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如果你要去其他地方,你要跑出双倍的速度。李元博认为投资圈角逐亦如是,“一个基金经理的工作就是不断地寻找Alpha。只有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努力扩大能力圈,才能保持更高的胜率。”

尽管如今已为人父,工作、生活被安排得满满当当,但这并不妨碍他对新鲜事物的热情、对个人兴趣的追逐。李元博坦言自己自学生时代起就十分喜欢摇滚乐,家里还买了一个电鼓;也喜欢阅读和看电影,并且涉猎颇广。

“前段时间在看《硅谷钢铁侠》这本书,里面提到埃隆·马斯克上学的时候,学校里有很多社团,也有很多极客,如果你有一些独特的想法,学校会给予对接资金去尝试,感觉那种氛围非常好。我特别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也能做一些很酷的事,能够敢想、敢于尝试一些创造性的需求,像特斯拉、Space X和太阳城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