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于猫财经(ID:maocaijing),由期乐会(ID:qlhclub)编辑;感谢作者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


仅仅在1个月之前,人们还排着长队,踏破门槛地要买房买房买房。当时,人们涨红着脸兴奋地喊着:“如果中国的房价再这么涨下去,很快就可以买下全世界!”当时,也有人清醒地指出:房价和汇率,只能保其一。


现在看来,保了谁你懂吗?


1




多地的楼市调控措施,在十一国庆黄金周中陆续出台,人们又纷纷调侃:出国玩了一趟回来,突然就失去了买房的资格。


到了现在,人们才猛然发现,还好十一出国玩了,现在房价稳定,但要是没出国玩,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就出不起了。


在人民币贬值,外汇不断外流的压力下,昨天,银联关闭香港人寿保险及万用险通道的消息传出(目前还能刷意外保险,消费型高端医疗保险等),深圳人又纷赴香港排队买保险了。


他们为什么要跑到香港去买保险?


因为,这段时间人民币贬值趋势明显,当自己手中的钱消费能力逐步降低的时候,显然买到美元资产就是赚到。


遗憾的是,当你看到这则消息的时候,你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这个机会。


不同于房子看得见摸得着,许多老百姓对于汇率的涨跌非常迟钝,即使知道了也不知道能做什么。毕竟,下个月发下来的工资,还是人民币计价的。


逃不了,躲不掉。


2




10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已到6.7858,会不会到6.82?甚至,有人提出,年内,人民币会不会贬值到7.5?这并不是不可能!


温故而知新,1994年1月1日,人民币汇率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震惊了全球。当天,中国把人民币兑换美元汇率从1:5.8,直接一步到位,跳贬到了1:8.7,贬值幅度达50%。


光看这数字就已经够惊心动魄。


据冷眼观经济介绍,从1984年到1990年开始,人民币钞票供应量增长开始驶入快车道,此后几乎每年的M2增速都在20%以上,尤其是1984年和1986年,M2甚至达到了39%和31%这样的惊人增幅。


在外汇储备没有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这样的货币供给速度,显然给人民币带来了巨大贬值的压力;再叠加改革开放后中国企业大规模的商品进口、留学、出国和移民潮,对美元等外汇的需求急剧增加,美元供不应求,内在升值动力巨大。从1985年到1993年,官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2.94一路贬值到5.76,贬值了近一倍。(作为消费者的你,是不是想惊叹:居然还有2.94的时候?!怎么没赶上这样的好时候?!)


1994年汇率并轨之前,我国实行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存的双重汇率制度。


汇率并轨之前的1992和1993年,中国经济结束1989年以来的调整,分别增长14.3%和13.9%,经济出现过热迹象(见图1)。


(看到这曲线的陡峭了吗?中国人民一贯是见过大世面的。)


1993年:

  • 广义货币供应增长37.3%,较上年增速上升6.0个百分点;

  • 剔除债务偿还后的政府支出增长30.3%,上升25.1个百分点;

  • 消费物价14.7%,零售物价上涨13.2%;

  • 出口增长8%,进口增长29%,进出口逆差122亿美元(见图2)。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官方汇率虽然基本稳定在5.80左右,但外汇调剂市场汇率从1992年中6元左右一路跌至1993年初8元多的水平。


1993年2月起,外汇调剂市场被重新限价,但导致场内交易、场外加价盛行。当时,还没有联成全国统一的外汇市场,而是一个个划地而治的调剂市场或中心,在个别地区还出现了10元以上的成交价格。


猫妹记忆犹新的是,虽然官方汇率在5.8,但基本换不到。而在旅游城市的街头,一个个游荡的人抱着路灯或柱子,口中念念有词:外币啊,换外币啊~成交价多为10,甚至有的叫到15!


这样倒挂的市场显然不可持续。


1994年初,我国实施了重大的外汇体制改革,官方汇率5.80一次性与市场汇率8.70并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建立全国统一规范的外汇市场,取消外汇留成和上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实现人民币经常项目有条件可兑换。


3




历史就是这样,无论当时多么惊心动魄,但只要是回过头来看已经知道结果的改革,就显得平淡。


1994年汇改成功的关键是实施从紧的财政、货币政策,从源头抑制了过热的外汇需求。没有这一点的根本保障,仅靠2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是难以守住汇率的。


1994年的汇率改革是成功的,中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提高,廉价的中国商品开始充斥着世界市场,大量的外汇源源不断流入中国,为抵御住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打下了基础;其次,人民币一次性跳贬,彻底解决了因为汇率双轨制问题受到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组织的质疑,为中国进入WTO扫清了汇率准入障碍。


自从1994年大贬值以来,人民币一路升值,特别是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人民币一路震荡升值,最高点出现在2014年,1:6.04。之后,人民币已经走出了一个为期近三年的单边下跌行情。


如今,距离1994年已经有22年光景,我们就像例行公事一样,每年都会看到外汇储备充足的文章。是的,我们仍处于一个外汇储备充足的状态,这非常重要。在此情况下,人们得以自由地海淘、留学、出国、移民、境外投资购汇……而曾为外汇储备做出卓越贡献的制造业,则在人民币越走越高的过程中苦苦挣扎。


就像我们一直不觉得自由呼吸空气是一种奢侈,直到有了雾霾。在外汇充足的去情况下,人们不会把外汇存在自己的账户里,而是使用它。但当人民币贬值,人人都求外币之时,这种比金子更为宝贵的信心,则很有可能被摧毁。


只要外汇储备够,汇率就不会成为大问题。在人民币贬值的情况下,制造业或许能够枯木逢春,反过来又增加外汇储备。


不过,一夜之间,所有门户网站的财经频道,人民币贬值都不再是头条。外汇问题不再重要了吗?呵呵,你们懂的。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