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来源: 供应链金融独家整理于 作者:悦涛、深圳经济观察


楼市的信号越来越明确,没有回旋余地。两个月来中央意志+市场边际共同形成的合力,效果不止是调整,而是爆仓。


宏观层面,权威人士定调,否定加杠杆去库存,银行的天量放水将收闸,民间金融今年将持续整顿。供给侧的“三去一降”是长期战略,需求侧将由公共投资填补。


微观层面,两大龙头沪深的成交量直线下降。“退房潮”、“出租难”、百强房企奥宸地产资金链断裂……部分二线城市炒得正欢。


跟以往的形势不同,此次调控的政策面并不强,相比2010年的调控政策,仅是做做样子。但资金面的影响超过任何一次调控。


楼市上涨时的杠杆力度,是以往从未出现过的。专业炒家成为主力。那么接下来的将是一次暴力的去杠杆。


一季度杠杆比去年还暴力:单季房贷1万亿

中央喊打也是无奈。今年一季度的杠杆比去年还要暴力,炒家想拉升出货,但被冻住了。


悦涛曾给深圳去年的楼市杠杆算过账


深圳历史上除了出台“4万亿”的2009年,房贷增量从没超过500亿。


2014年:深圳房贷增量452亿元,余额5299亿元。


2015年:深圳房贷增量2151亿元,余额7420亿元。


2015年的房贷增量几乎是上一年的5倍,比“4万亿”背景下的2009年还高出1倍多!


这不是大妈的力量,而是专业炒家成为主导力量的体现。


深圳楼市以前的推动主体:丈母娘(刚需)、大户(配置)、港人、二奶和炒家。力量分散,打法粗糙,没有明确预期,持有期长。


现在,丈母娘再急,刚需也入不了场;大户手头囤货已多,目标是海外。


炒家的打法:连续两次政策确认(930、330),迅速推涨、拉高、概念炒作,集中力量攻一线城市。而且是一线城市中风险偏好最高、概念最强(直辖)的深圳。


前面的数据只是表内信贷,实际入市的杠杆资金和操作手法也超出了银行体系,无法估算。链家、世联,实际上都早开始了金融类业务。小散户都在做众筹炒房。


今年一季度的杠杆程度超过2015年。一季度个人房贷就新增了1万亿。而2015年全年也不过是2.66万亿。



去年的强刺激,和2009年有一比


炒家的特征是做短期、炒预期、高杠杆。所以最后一波入场的已经有相当程度的接盘侠了。就像去年这个时间入场的股民一样。拉高出货的手法,也很像股市里的主力资金。但是被“权威人士”打乱了节奏,憋在了山岗上。


近两个月的缩量,根本不足以让杠杆资金出逃。接下来的信贷紧缩和预期确认,才会迎来真正的调整,然后是连环式的爆仓。


为什么不可持续?中央要的是量,而你做出来的是价

1、中央对金融的宽松,是为了托市,不是为了搞事。几十万亿的股市,玩过头了都会严控,何况几百万亿体量的楼市。银行会面临巨大风险。


2、中央希望的是量,不是价。一线城市起涨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关心的是房地产背后的实体产能去库存。能带动家居建材电器的,必须把占比90%的三四线城市盘活。


现在证明盘不活。钱只会逃进一线城市,制造一个高高在上的泡沫。三四线城市在这种氛围下反而消化不动。这点与股市的龙头带动效应差异显著。


3、中国最好的实体产业,还是在一线城市。再这样炒下去,不要说工厂,连高大上的办公楼经济也玩不下去了。最后不但没能先进带动后进,反而把先进也搞残了。


这一点,任正非、马化腾、华大基因的汪建,已经先后代表高端产业呛声房价。


4、最近各媒体转发刘鹤的一篇文章《将制造业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分析了发达国家再制造业化战略将加剧国际投资竞争,在建议中提及“抑制部分地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降低生产成本和职工生活成本”。


结合工信部长苗圩一再强调的“中国成为制造强国至少要努力30年”,高层对产业形势还是有清醒认知。允许资本投机,但不能影响到实业根基。


5、要清醒认识当前杠杆资金的特质:绝不恋战。从美林生物钟被炒成电风扇就能感受得到当前的资金完全是游资打法。而且在资本全球化的背景下,投机资金不止盯着国内,内外资产的收益对比越来越成为影响因素。水位太高,就会往低处流。


6、在瑞信全球财富报告中,全球最富1%的门槛也就是深圳一套普通房:500万元人民币。中国入围1%的有160万人,在深圳,500万的房也有160万套了。购买力和资产价格的巨大背离。高盛开始下调中国房地产的评级。


外资正在从中国房地产上决绝地撤离

楼市的爆仓窗口预计在未来两月内开启。这一波爆仓之后的政策和资金回暖,至少要等到2018年换届之后。


爆仓会有多猛烈?参考去年的股市。


一句话:游资在玩跑得快,你别当成马拉松。


延伸阅读:中国正在为房地产“料理后事”

 

内容来源:楼市参考 ID:house0929,作者 刘晓博 


房地产的政策牛市,正接近尾声。

 随着“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上“重新定义房地产”,房子开始回归居住功能,加杠杆去库存的做法被否定。与此同时,央行开始踩刹车,广义货币增速、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速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均出现大幅下滑。新一轮限购政策,也将在热点二线城市重出江湖。

可以预见,最多一个季度之后,楼市将逐步趋冷。


那么,中国的经济增长怎么办?钢铁、煤炭等行业去库存带来的失业潮怎么办?


种种迹象显示,管理层已经开始出手,为房地产成交下滑之后的“稳增长”出招了。招数主要有三个:


第一,深化改革、推进开放,向改革开放要潜力;


第二,激活民间投资;


第三,继续加大“铁公基”的投资规模。


改革开放方面,我们看到最近的举措是,国家一口气批准了12个“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地区”,其中包括6个城市、6个新区,分别是:济南市、南昌市、唐山市、漳州市、东莞市、防城港市,以及浦东新区、两江新区、西咸新区、大连金浦新区、武汉城市圈、苏州工业园区。


去年12月以来,“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幅”远远低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其下滑程度令人震撼。为此,国务院专门召开会议研究对策,并派出了9个督查组赴18个省(区、市)开展实地督查。要求各地政府采取实际措施,向民间投资开放市场,给予平等待遇。


但说到底,见效最快的还是上“铁公基”方面的重大项目。最近一周,关于地铁、机场的两个重大政策调整,就非常引人注目。

一个政策是,国家调整了城市申报轨道交通的标准,从“城区人口300万”降低到了“城区人口150万”。这样,一大批城市将获得修建地铁的大利好(见下表,里面数据为城区常住人口,单位为万人),带动的投资超过万亿。

 

整理:智谷趋势,数据来源: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2013,部分数据经各城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2013年统计公报及其他公开资料。


国务院前两天还宣布,到2020年建成500个以上通用机场,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拥有通用机场或兼顾通用航空服务的运输机场,覆盖农产品主产区、主要林区、50%以上的5A级旅游景区。与此配套,国家还将放开低空空域的开放。500个通用机场,将带来数千亿级别的直接和间接投资。


此外,2016年将会有12条高铁线路开工,开工线路里程总共为3157.63公里,投资的总额约达到5000亿元,其中包括深茂高铁、郑济铁路、赣深高铁、福厦高铁等。


很明显,目前管理层采取的举措类似当年的“罗斯福新政”: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对于炒楼者来说,无论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强二线城市,现在都到了去杠杆的时候。楼市上涨过快的城市,短线风险正在增大。

每日精彩,欢迎扫描二维码关注期乐会微信公众平台。

感谢作者辛苦创作,部分文章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联系我们。

纠错、投稿、商务合作等请联系邮箱:287472878@qq.com